中国教育网讯,10月23日至25日,由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新加坡中文与东方语文信息处理学会和武汉大学联合主办,武汉大学语言与信息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一届中国语文现代化国际会议暨中国语文现代化第九届年会、2010年语言研究与信息处理国际研讨会在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同时召开,今年的主题是“纪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10周年,促进中国语文规范化、信息化、国际化”和“语言研究与信息处理如何结合”。
开幕式上,武汉大学副校长周创兵、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副司长张世平、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王铁锟及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马庆株等应邀作了报告。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新加坡、蒙古等国的15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
周创兵说,武汉大学长年致力于语言信息处理的实践研究,近年来成立了“武汉大学语言与信息研究中心”。中心整合了武汉大学文学院、计算机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及新加坡信息通讯研究所等多方的学科优势,为中国语言现代化和语言信息处理等提供研究平台。
张世平认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的十年是社会急剧发展的十年,反映社会生活的语言文字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坚持贯彻该法就是要保证普通话和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地位,这与汉语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根本方向是一致的。
王铁琨作了题为《关于语言功能属性的再思考》的报告。他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英语的超级语言地位得到了加强,而多数语言却走向濒危。在中国,使用方言和少数名族语言的人已越来越少,因此国家正组织编写各语种的工具书和教材,并筹划建设少数民族语言有声数据库,以保护这些珍贵的中华语言资源。
马庆株作了题为《坚持中国语文现代化方向》的报告,他从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现代化和国际化三个方面,畅谈了今后汉语走向现代、走向世界的宏伟目标。随后进行了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员及学会理事的换届选举,开幕式后还进行为期两天的论文分组报告。(孟)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