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6-02-28

  一、概况

  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7年经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91年4月通过验收,列入国家重点实验室系列,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1995年8月通过第一次评估,获B类第一名。2000年5月通过第二次评估,被评为优秀(A类)国家重点实验室。2002年1月,被人事部、中国科学院评为"先进集体"。2004年12月,被科技部评为“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集体”。

  作为国内超导研究的重要基地和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的重要窗口,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实力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实验室。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有关部门以及物理所的大力支持下,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从实验条件、人员结构到研究水准等各个层面正在迅速提高。

  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涵盖了超导体研究的各个方面,即新超导体的探索,高温超导机理和相关物理研究,薄膜制备以及超导薄膜器件应用研究等。实验室的工作一直处于国际超导研究的前沿,频繁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有影响的论文并多次在国际超导大会上作邀请报告。在最近的二硼化镁超导体的研究中,实验室发挥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制备出国际一流的样品并迅速展开深入研究,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发表论文20余篇,被引用过百次,在国际学术大会上多次作邀请报告,引起国际同行的的广泛关注。

  目前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在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招揽优秀年轻人才,发展独特的研究手段,努力开展原始创新性研究,同时与国际上知名的研究组进行长期、务实和富有成效的合作,所有这些将为实验室今后取得重大突破奠定基础。


  赵忠贤院士和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
  Müller教授

  闻海虎研究员和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Cooper教授

  2001年6月18-22日 云南 丽江
  国际高温超导机理研讨会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Laughlin教授(前排左五)

  2005年5月31日-6月3日 北京
  第三届北京高温超导前沿论坛

  二、机构设置

  实验室主任: 闻海虎  研究员
  副主任: 郑东宁  研究员
  赵柏儒  研究员
  行政秘书: 刘  俊

  学术委员会
  主  任: 赵忠贤 院士 中科院物理所
  委  员: 甘子钊 院士 北京大学
  李方华 院士 中科院物理所
  李  林 院士 中科院物理所
  苏肇冰 院士 中科院理论所
  杨国桢 院士 中科院物理所
  于  渌 院士 中科院理论所
  张殿琳 院士 中科院物理所
  张  泽 院士 中科院物理所
  周  廉 院士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朱道本 院士 中科院化学所
  陈兆甲 研究员 中科院物理所
  方明虎 教授 浙江大学
  冯世平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
  龚昌德 教授 南京大学
  金  铎 研究员 中科院物理所
  吕  力 研究员 中科院物理所
  闻海虎 研究员 中科院物理所
  翁征宇 教授 清华大学
  吴培亨 教授 南京大学
  邢定钰 教授 南京大学
  向  涛 研究员 中科院理论所
  熊光成 教授 北京大学
  杨乾声 研究员 中科院物理所
  尹道乐 教授 北京大学
  张广铭 教授 清华大学
  戴鹏程 教授 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 USA
  潘庶亨 教授 University of Houston, USA
  汪子丹 教授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郗晓星 教授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SA
  朱经武 教授 Hong Kong Univ. of Science & Technology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