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杜祥琬院士:多为基础科学研究发声
2014-01-02 科学网—中国科学报

  杜祥琬已经记不清楚第一次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是在何时,“总之与报纸的渊源已经超过两位数的年头了”。

  身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与《中国科学报》首席科学家,杜祥琬见证了报名从《中国科学报》到《科学时报》再到改回原名的更迭史。在多年阅读《中国科学报》的他看来,科学性、思想性是报纸最突出的优势之一。

  “《中国科学报》所报道的东西都是‘讲科学’的,不光只是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同时,报道内容也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而且范围较广。不仅包括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国际动向等,还涵盖了科技管理体制、文化理念等。”杜祥琬说。

  长期以来,《中国科学报》对于中国教育体制的持续关注也引起了杜祥琬的注意。“我发现《中国科学报》对教育问题也非常关心——科技依靠人才、人才来自教育,这是一脉相承的。对于教育领域的问题,科学报经常会发表自己独到的见地。”

  从这些不同观点的碰撞中,杜祥琬看到了作者们独立的思考和自由的思维方式。

  进入2013年以来,《中国科学报》在版面编排与报道选题方面继续花大力气进行创新,力求在“新媒体”时代能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受。而这些努力也被杜祥琬看在眼里,并予以了肯定:“虽然是平面媒体,但也能感觉到《中国科学报》与当前网络的联系很紧密,互有呼应,而且报纸的可读性较强。”

  在《中国科学报》创刊55周年之际,作为老读者的杜祥琬对记者建议,希望今后能更多倡导基础科学的研究。

  他指出:“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较大进展,但是原始性的基础创新仍然是薄弱环节,中国要成长为创新型国家就必须‘强基础’、推动基础性研究的发展。”

  在2012年8月25日中国物理协会成立80周年纪念大会上,针对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会长亨利·奥古斯特·罗兰在19世纪末曾就中国基础科学研究所发表的言论,杜祥琬以“正学风、强基础”为题在会上作了一段简短而掷地有声的发言。

  之后,这篇发言稿被刊登在《中国科学报》的“院士之声”栏目。对此,杜祥琬肯定了本报对于宣传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视:“希望国家能重视基础科学研究的地位,并能增加投入。中国基础科学的发展不会一蹴而就,但它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根’,一定要引起重视。”

  同时,作为中国科协常委会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专门委员会的一员,多年来身体力行进行科技道德宣传的杜祥琬呼吁,“正学风”依旧是中国科技界的大问题,科技媒体也应当加以重视。

  “中国科协从本世纪初开始推动科技道德宣传工作,但是成效仍然不太显著,形势也没有得到扭转。这与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当前人们都比较浮躁、急功近利。”杜祥琬说。

  他表示,包括科技界、教育界的许多学者都曾在《中国科学报》上呼吁“正学风”,而且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了相关改革,今后应该会逐步出现改善。“我希望作为科技媒体,《中国科学报》能够不断地提倡‘正学风’的问题,做科研的人不仅要扎扎实实,更要有一颗‘宁静’的心。”

  此外,杜祥琬还希望《中国科学报》能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继续发出声音。“近来提及这个问题的媒体不少,但是实质性的改革效果并不大,譬如科研经费的管理、去行政化、评价标准问题等。”

  譬如不久前,杜祥琬参加了某车用生物燃料重点实验室的评估。由于该车用生物燃料属于新能源的范畴,他认为应当强调应用性。但是在实验室的报告中,研究者们突出强调的仍然是发表了多少篇SCI论文——因为重点实验室有这个评价指标。

  “该重点实验室当然有基础研究的部分,但是更多的应当还是属于技术性创新的范畴。SCI不失为一种参考,但目前在中国提得有些过了。不是所有的科研领域都要追求发表SCI论文的数量,而且不同类型的科研成果也应当用不同的尺子衡量,都用SCI做尺子本身就不科学。”杜祥琬说。

  他还指出,科研单位或重点实验室以拥有几位院士作为排名条件的做法,应当摒弃。“科研单位最重要的是成果以及研究出的东西究竟有多少价值,评估时应衡量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才价值等,这样才能建立追求学术的良好氛围,而不是只为了虚名、虚利去追求各种排名。”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