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成果库向知识服务平台进化
机构知识库本来的定位就是机构成果库。机构成果不仅仅包括经过同行评议后被社会认可的公开发布成果,也包括没有经过同行评议的论文、课件、讲演稿等。目前大多数机构知识库大多基于这样的定位,这种定位也是机构知识库倡导者的初衷,对机构文化形成、历史记录、机构影响力提升都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但目前机构知识库和机构成员需求存在相当大的距离:首先机构知识库的内容仅仅有机构成员作品,而且往往滞后很长时间,其全面性和及时性存在先天不足;机构知识库作为机构成果库,主要目标是机构成果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不能进行内容的遴选,虽然这些文献都经过了同行评议,但内容的良莠不齐是难免的;机构知识库现有的技术框架Dspace和Eprint都无法提供文献管理和社区交流功能。正是机构库建设中建设者(机构)和用户(成员)的需求不一致,导致国内外机构知识库的“鸡肋化”现象。
在机构知识库中,比较成功的案例是加州大学的Highwire和麻省理工大学的开放教案。Highwire因为不仅仅是加州大学出版的期刊文献、该校师生的成果存档,还把很多期刊的文献进行集成;麻省理工大学的开放教案的成功是源于开放的策略、网站建设的前瞻性、开放教案的质量,目前已经扩展为中国开放教育资源联合体。
如果能把机构知识库演化为科研人员需要的机构服务平台,在满足机构需求的同时,满足机构成员的需求,这必将推动机构知识库的发展,消除“鸡肋”。但建设知识服务平台需要更多的技术、资源、设备支持,还可能涉及机构之间的协同和机构知识库文献分享的版权问题。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机构知识库亟需突破和改革。
未来机构知识服务平台的构想
机构知识服务平台,应具备“机构”、“服务”的二象性。
机构知识服务平台的“机构”属性
机构是机构知识服务平台的建设主体。要确保机构知识服务平台机构目标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机构成果库
机构知识服务平台要成为机构成果展现的窗口、机构历史的载体、机构文化的阵地,实现机构成果、机构历史的永久知识库。
机构成果不仅仅包括经同行评议的公开成果,也包括课件、讲座、培训等内部成果。
2.机构科研成果管理平台
机构知识服务平台要包括科研成果管理功能,具体包括:
(1)成果的自动审核功能:到相关数据库查询成果真实性。
(2)汇集功能:把成员提供成果自动汇总为机构成果库。
(3)分类功能:支持按领域、部门、成果类型自动归类。
(4)统计分析功能:提供部门、成员的成果的定量统计结果,分析机构成果的变化趋势等。
(5)项目过程管理:在研项目的过程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6)项目自动申报:如果可能,还需要和国内外项目申报(如基金委项目、省市科技项目)实现自动关联,支持预审和自动送报。
3.机构信息集成系统
(1)已有系统的无缝对接
把机构已有的机构网站信息、办公系统、图书馆信息系统,在不增加任何人工负担的情况下,无缝集成到机构知识服务平台,实现机构已有办公系统、信息系统和知识服务平台的总集成。
(2)购买资源的集中检索
在不违反版权协议情况下,机构知识服务平台要实现机构购买资源的集成、永久知识库,并提供便捷的检索使用通道。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