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技术方案的加密技术与其他手机制造商不同,使用黑莓设备发送的信息离开手机时都经过了堪比北约级别安全性的加密,传输中通过制造商RIM公司自建的网络,随后数据才抵达当地的无线基站。传输过程中即便一段数据被拦截,也无法解密。黑莓丢失时,RIM能够远程消除信息吊销手机。而黑莓专门针对政府企业等组织用户的服务,提供了绝佳的内部封闭性。对安... [详细介绍]
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两大顽疾未愈,手机病毒又渐成新的隐患,危害更甚。手机病毒通过病毒短信等多种形式进行攻击,造成手机异常,甚至破坏手机软硬件,导致手机无法工作,或者丢失重要信息。自今年初开始,大规模手机病毒开始出现爆发征兆。如2月份“手机骷髅”感染了10万多部智能手机,6月份上百万用户又成为手机病毒“僵尸网络”的“肉鸡”…… [详细介绍]
今年6月曾有报道称,苹果公逐出了一名入侵400个iTunes帐户的开发人员。截至7月底,我们得到的数据显示,约有460万Android用户下载了一款可疑应用程序。这些事件开始引发人们对此类问题的忧虑。其实,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移动设备、移动软件和应用程序并未将安全作为其设计的优先考虑部分。在急于将产品推入市场和提供更多的功能情况下,移动设备制造商并... [详细介绍]
黑莓制造商RIM刚刚才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款触摸屏黑莓手机,但是他们可能没有时间去感受那份喜悦,因为RIM发现,自己已经和Google一样,陷入了一场国际争端。对手先是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印度,然后德国也加入进来,甚至欧盟委员会也向其开刀进行封杀。而理由都是如出一辙:出于安全考虑。尽管RIM对此已经进行了不少解释,并做了一些实质性的工作,但是却... [详细介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普及率的提高,手机对于用户的信息终端价值逐渐显现。但与此同时,恶意软件、垃圾信息、隐私泄露、恶意扣费等手机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当然,有市场就必然有商机,近几年我国手机安全市场发展迅猛。林宇表示,手机安全服务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以前仅关注系统安全,比如病毒、恶意软件等系统环境;现在大家开始关注手机... [详细介绍]
容易访问不等于容易受到攻击。一种极端的手段是通过房屋的电磁屏蔽来防止电磁波的泄漏,当然通过强大的网络访问控制可以减少无线网络配置的风险。如果将AP安置在像防火墙这样的网络安全设备的外面,最好考虑通过VPN技术连接到主干网络,更好的办法是使用基于IEEE802.1x的新的无线网络产品。IEEE802.1x定义了用户级认证的新的帧的类型,借助于企业网已经... [详细介绍]
智能手机的日渐普及,手机上网功能的增强及各种个性化应用的增加,使手机上网所面临的风险也日渐增加。根据网络安全公司SMobile Systems的数据显示,约有20%的Android应用程序存在安全风险。来自卡巴斯基实验室的报告显示,两年来每月新出现的手机恶意软件数量一直在不断增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恶意扣费、钓鱼网站、木马等不良行为日趋猖獗,... [详细介绍]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CERNET,京ICP备15006448号-16,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staff.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