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地说,我们可以以校园网应用为核心,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校园网与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可以让以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无处不在,把应用推向学校管理的各个角落,铺满整个校园;反过来,校园网络也可以让学校管理无处不在,用网络的触角把管理推向纵深。学校管理的网络化,一是管理自身的网络化,二是管理手段的网络化。管理自身的网络化是指按照学校管理的规律,科学地组织管理程序、内容和方法;管理手段的网络化是指管理的实施与过程的网络化,计算机网络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实现网络化的管理,并逐步使管理在网络中从“有序”走向“无序”,这里所说的无序,是指自动化状态下的无序,即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那么学校管理也会从线性的管理到非线性的管理,而这正是我们的管理希望实现的目标,最终使学校管理成为立体的管理网络。
比如,校园网络管理平台的建设,可以把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都规范起来,而科学规范的网络管理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学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的产生。
校园网与教学应用
真正要在教学中用好校园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解决了观念问题,解决了硬件与设备问题,解决了技术问题,解决了软件与教学软件问题,解决了应用的问题,才有可能让网络走向教学;只有让网络走向教师、走向学生、走向课堂、走向评价,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地谈走向教学。
1.教师备课。教师备课的网络化问题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我们可以从网络化的程度不同把备课的网络化分为以下两类。
一是教师备课资料的网络化检索,即教师个体在进行备课时,通过网络查询并利用网络上的各种资源,丰富自己的教学准备,完成教学设计的过程。只要教师愿意并坚持这样做,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二是教师备课过程的网络化。备课过程的网络化,是指通过网络来实现备课过程的共享,这种“示众”式的方法,对教师的压力是比较大的,但放下思想包袱,精心地设计网络载体,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当然教师备课的网络化还可以有其他的很多方式,这也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地研究与实践。
2.课堂教学。网络进入课堂,作为尝试,已经有很多教师成为先行者。但要真正实现网络教学,在中小学,还需要长期的努力与实践探索。
首先还是网络建设的问题,网络要能够进入普通的教室,当然也包括硬件设备;另外,学生机房的建设在中小学还远远不够数量,不同类型的课需要不同类型的建设方式。其次是网络资源问题,网络资源现在尽管很多,但杂而乱,真正适合中小学的网络教学资源并不多,这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业务部门一起努力,当然学校需要做的工作更多。第三是教师技能与整合能力的问题,这也成为网络教学的关键因素。
无论如何,尽管网络化的课堂教学还存在许多困难,但从不断的尝试中我们体会到,应用得当,计算机网络可以让课堂成为生动的、开放的、交互的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3.学生学习。即便我们还不能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全面的信息化环境,但是在尽可能的条件下,我们可以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引导性的帮助。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