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校园已经在高校内全面规划和实施。校园网作为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和核心建设必然走在前面,华南农业大学校园网建设较早,一直走在广东各大高校前列,现基本上能做到万兆骨干,千兆到楼宇,百兆到桌面。为了进一步推动校园网建设的发展,扩大校园网的覆盖面的需要,以及承担出口线路费用,达到以网养网的目的,我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了校园网计费系统来实现对校园网使用的计费。
近年来,“校园一卡通”在许多高等学校日益普及。“校园一卡通”依托于校园网,以IC卡为载体,实现在校园内的“身份识别”和“金融支付”两大功能。校园卡的出现,取代了原来的工作证、学生证、借阅证、就餐卡、上机卡、门禁卡和现金交易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目前我校一卡通系统已经覆盖的业务包括饭堂消费、校内超市消费、图书借阅、门禁考勤等,实现了一卡取代多卡的“一卡通校园”。但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各种新的需求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业务希望借助一卡通系统来完成。如我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希望在校学生缴纳网络费不再是通过传统的人工加现金模式,而通过一卡通来完成缴费功能。一卡通系统作为数字化校园的核心应用,一方面减少了业务部门在重复录入资料中带来的错漏现象,保证了校内用户资料的统一性、真实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大大减少了学校内的现金流通,原本涉及到资金往来的校园网缴费业务,现可通过缴费系统直接对校园卡和校园网上网账号进行扣费和充值,减少现金交易,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一卡通和校园网认证系统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的影响之下,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受到广泛的重视,全国各地的高校借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建设的强力推动,正在从各个侧面接触数字化校园建设这个主题。近年来,随着智能卡的推广和使用,将多项管理职能和社区服务、认证融为一体的校园一卡通正在各高校普及开来。一卡通不但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效率,降低了成本,方便了教师和学生。
“一卡通” 名称来源于英文名词“Smartcard”,又称智能卡。它将射频识别技术和IC 技术结合起来,解决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用一个集成电路芯片镶嵌于塑料基片中,封装成卡的形式。一卡通在校园管理中应用的对象是校内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对于学生,目前大多数校园一卡通已经实现就餐收费管理、图书借阅管理、医疗收费管理、上机计时收费管理、校内消费管理、早操出勤管理等,对教职工,同样也是实现了诸如图书借阅,身份认证、工资发放、校内消费、就餐等类似的管理。实际上,校园一卡通以智能卡为信息载体,结合了微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等诸多高新科技,使其具有电子身份识别和电子钱包的功能,替代校园传统的日常生活所需的教师工作证、学生证、借书证,以及与现金相关交易的食堂饭卡(券)、医疗证、上机证、门票等,达到教、学、考、评、住、用的全面数字化和网络化,真正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
一卡通系统将“校园卡服务”、“网络支付”、“银行圈存转账”3部分有机结合,可用于代收费、第三方业务系统自助缴费及应用接入等业务,为全校师生提供便捷的网上支付服务。其优势表现为:
1.一卡通系统能够遵循数字化校园的整体规划原则,系统推广简单,运用范围广,节约人力财力,各业务部门不必再部署一卡通专网,只要能连接上校园网即可进行交易;
2.提高管理效率,不用考虑工作人员的作息时间,24小时的任何时间均可完成交易,网络交易采取自助服务方式,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数量和服务时间;
3.减少结算成本,计算机管理替代了手工劳作,自动化服务减少了人工差错,后期账务核对简单明了,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都受益;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