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失败了,就得放弃射箭
◆场景:
下午3点,下沙中学的射箭场上,30多个运动员挥汗如雨。搭箭、站立、审靶、举弓、开弓、瞄准、撒放,整个动作一气呵成,离弦的箭正中黄心。
每天上午8点至11点,下午3点至5点,晚上6点至7点半,总共6个半小时,他们都在练习。
下午3点正是太阳最毒的时候,他们的皮肤几乎都是统一的大麦色,汗水湿透了衣服,两颊不停流下豆大的汗珠,一箭接着一箭,谁都不知道,这是今天自己射出的第几支箭。
◆人物:林应嘉欣
林应嘉欣,今年14岁,爸爸林夏方是志成动力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的技工,妈妈应珍飞也是同公司的工人,几年前一家人在下沙扎了根。
见到林应嘉欣的时候,她正在练习射箭。戴着护指、护臂、护胸。腰上别了箭壶,里面大约有20支箭。搭箭、站立、审靶、举弓、开弓、瞄准、撒放,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长长的马尾辫高高束起,跟随她的肢体动作轻轻摆动,脸上的表情非常坚定、倔强,虽然只是练习,但她的认真劲似乎是在参加比赛,不容许自己有任何差错。
林应嘉欣练习射箭已经有一年多了。手指上布满了老茧,食指绑棉绳的地方还磨出了血泡。“没事,这是小意思,每个练习射箭的人手上都会有的。”
林应嘉欣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奥运梦想,她一直在为这个梦想而努力着。记得刚开始接受训练的时候,虽然强度远没有现在那么大,但早上起来整个肩膀和背部、手臂、腿部都很酸胀,浑身没力气。小姑娘,咬咬牙坚持下来了。
训练再怎么苦怎么累,她都不怕,最怕的就是爸爸不让她继续练习射箭了。因为,当运动员,这是一条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要难上千百倍的道路,更别说是奥运冠军了。他们不希望女儿这么辛苦。
“因为我成绩下降了,爸爸说如果文化课成绩明显退步,就要我放弃射箭。”她噘着嘴巴说,“可是我真的很喜欢射箭。”
那一次,她哭了,最后终于和爸爸妈妈约定,如果在明年10月份的比赛里,没有取得好成绩,或者下学期文化考试没考好,她就无条件退出射箭队。
所以现在她更努力了,大家中午在休息的时候、傍晚散步的时候、深夜睡觉的时候,她除了保证必要的睡眠外,都在宿舍里看书做作业,希望把拉下的功课补上来,也能熟悉下个学期的文化课。
伦敦奥运结束了,林应嘉欣又多了一个新偶像――戴小祥。虽然他得的是男子个人赛铜牌,但他成为了中国射箭历史上第一个站上奥运领奖台的男选手,改写了中国男子射箭无缘奥运奖牌的历史。
“希望我有一天也能成为奥运射箭选手,站在领奖台上。”(记者 徐金燕/文 姜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