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新学期新气象 政府主导让学生们坐上安全校车
2012-02-10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南京六合 政府出资购百辆“长鼻子” 

  本报讯(记者 缪志聪)2月6日,南京市六合区实验小学的操场上停了上百辆新校车,亮黄的车身、长长的车鼻,配上蓝色的反光条,非常醒目。新学期在即,南京市六合区政府投资2000多万元,购买了百辆国内安全性能领先的校车,该区5000多名需乘车的小学生开学后将得到更好的安全保障。 

  六合区地处南京北大门偏远地区,地域广阔。2009年,六合区在部分学校试点小学生上下学交通公交化,并于2011年2月在全区推行。为保证新校车的有效运营,每名乘坐校车的学生每学期只要交纳350元,其余差额部分由政府补贴,区政府还为每名乘车学生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 

  今年该区在南京各区县中率先购置了新式校车100辆,将全区上路校车总量增加到150辆,校车运行线路增至160条,确保每个边远地区孩子都能坐上新校车。六合区还在全国范围内海选新校车驾驶员,并对新校车行驶路线道路进行改造。该区还将投入1亿元,对118条存在不同问题和隐患的道路进行加宽、维修加固,增加85个会车点,增设学生上下车站点设施达500处。 

  安徽天长 政府购买服务让家长放心 

  本报讯(记者 俞路石)“以前私人运营的校车实在让人揪心,十几个座位却要挤二三十个孩子,我们家长真的很担心。”家住安徽省天长市冶山镇隐庵村的施成铭的父亲施来近日告诉记者,“不过现在好了,县政府掏钱购买了崭新的校车,我们放心了!” 

  新学期开学,90辆黄色“大鼻子”校车行驶在天长市的街道乡村,引人注目。这是天长市采取由政府主导,企业市场化运作,市、镇政府购买服务,教育、交通、公安等部门联合监管的方式而打造的校车运营新模式。天长市教育局局长吴祥贵告诉记者,市政府决定由该市的中南公司一次性投资2160万元,购置了90辆符合国家标准的宇通学生专用车。 

  在运作方式上,天长市采取家长合理负担一部分,市、镇财政补贴一部分,企业发扬公益意识微利运营的模式。目前,天长市已经开通学生专用线路120条,覆盖整个市区和24个乡镇,近7000名学生受益。该市还将继续论证,采取公交延伸和增加农村班线的办法,实现学生用车全覆盖。 

  湖北大冶 政府补贴让学生免费乘车 

  本报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 丁星朗)2月6日上午,湖北省大冶市灵乡镇各中小学、幼儿园的师生们早早等候在公路边,等待崭新的“大鼻子”黄色校车上学。据悉,灵乡镇政府成立校车管理中心,投入210万元,购回10辆合格校车;同时,每年补贴每辆校车9.6万元,让学生免费乘坐。 

  记者从大冶市教育局获悉,该市计划购置合格校车157辆,已陆续购回86辆,之前所有不合格校车停运。预计2月底,大冶市校车将全部达到合格标准。 

  去年底,大冶市召开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会议,要求相关部门开展校园交通安全大排查,共查处全市校车241辆,其中非法校车167辆。随即,大冶市各部门迅速联动,加大治理力度,并出台了“购置标准校车给予20%补贴”的政策,以及《校车安全管理违纪违规行为责任追究办法》。为引导更多的幼儿园购置、使用正规校车,大冶市对购置正规校车的幼儿园,补贴车价的20%,对达到省、市级示范园标准的幼儿园,分别奖励20万元、10万元。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广州一小学超载校车撞树致18人受伤 校长被撤职
· 校车上孩子们都没系安全带 老师表示“不知道要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