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对话免费午餐项目发起者:用公益弥合社会割裂
2011-11-25    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小:

  我们会竭力看管好160亿元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记:你们的行动获得了呼应。10月26日,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政策约惠及680个县(市)的2600万名在校学生。

  邓:这是最让我高兴和激动的事情,因为只有转变为政府行动,才能惠及更多的孩子。民间的力量毕竟有限,没法实现普惠。

  在这期间,我看到了中央政府释放的巨大善意。中央政府在保障民生方面确实不遗余力。我后来得知,中央政府早就在做调研摸底,了解了基本情况,所以才会确定160亿元的规模和面向680个县(市)。这个消息公布后,确实让人欢欣鼓舞,我替这些孩子感到高兴。

  记:但很多人都担心这笔钱用起来会不会有效率,会不会出现腐败,你有没有这样的担心?

  邓:我也忧心在各项制度缺失的前提下,政府全盘接手和执行这一浩大工程会不会出现各种问题。160亿元定下后,我们要确保不被贪污、挪用和浪费。

  目前我不知道这160亿元会采取什么模式运作,我觉得可能的途径是:一、地方政府和学校自己做;二、中央政府招标采购,交给民间社会组织来做;三、政府和民间社会组织一起合力运作,就像我们在湖南新晃、广西马山等地做的那样,由我们管理、政府分担部分经费。

  社会很担心第一种模式,因为既没有效率,成本又高,还可能产生贪污腐败。前些年的“蛋奶工程”和“国家学生奶计划”就是前车之鉴,两个项目都是想免费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提供更好的营养,但最后都无声无息了。

  印度采取的是第二种模式。但我觉得我们的模式也提供了一种思路,由国家、社会和家庭三方合力来解决免费午餐的问题,从而节约了政府成本,也能得到有效监督,创新了社会管理的方法。

  不管最后采取哪一种模式,我们都会成为监督者,竭力看紧、保护好这个项目,不让好事变成坏事。

  记:如果你们正在做免费午餐项目的学校纳入了中央财政支持,你是不是就不做了?以后有什么打算?

  邓:不会。160亿元只覆盖680个县市,但还有一些地区也需要免费午餐,这次可能没有覆盖进去。我们仍然要努力去做,因为免费午餐的使命就是帮助儿童免受饥饿,健康成长。我们努力健全免费午餐的模型,加强组织管理,希望能够和更多地方政府合作。未来,我们还会推进安全校车、未成年人大病免费医保等项目。

  下一步,我想成立一家全国性公募基金。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要建立起全方位的国家儿童福利保障体系。孩子是我们的下一代,是未来的希望,我们会专注中国乡村儿童的福利增长,改善中国乡村儿童的诸多困境。

  做公益也可以很快乐

  记:今年发生的一些事件曾让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的公信力遭遇了质疑,很多人都说你们拯救了中国慈善。

  邓:说实在话,我并不懂慈善,不是专业人士,只是偶然闯到了这个领域,然后汇聚了民间的善意而已。但我认为,不懂有不懂的好处,不懂就要公开透明、积聚智慧,让大家一起想办法将项目推进下去。我希望能打造一个新模型,通过微博实现公益活动的公开透明;并且,这种公开透明必须是实时的,就像新闻有时效性一样,可以实时公布,有效预防腐败。

  记:你们怎么保证每笔款项都能不打折扣地变成午餐落到孩子们的饭盒里?

  邓:自免费午餐公益项目传播开来以后,一位上海卖猪肉的摊主,每天把他开张营业的第一笔营业额拿出来捐赠给我们,数额虽然不大,但一直没有间断过。我们80%的捐款来自普普通通的工薪阶层,有白领,有工人,有教师,也有刚才说的那种小摊主,我们统计了一下,大约超过了100万人。他们信任我和这个项目,纷纷慷慨解囊,这让我感到责任很大。为了方便监督,我们把免费午餐标准化,一份午餐的标准配置是一个鸡蛋、一碗饭、一份菜。中间即使有克扣,也无非是鸡蛋小点,米饭少点,但3样东西不能少。

  另外,我们特别强调项目的透明化和监督到位。为做到这一点,我们实行了几层监督。首先,我们要求开设项目的学校设立微博,把每天的用餐情况和花费都发到网上,供大家监督;且这个微博不能由采购人员掌管。其次,我们建立了老师、家长、学生一体的监督体系,让最关心孩子的家长监督。第三,我们呼吁网友在返乡和旅游之际随时走访这些学校进行监督。

  我做了10年调查记者,见证了太多失败,所以我知道怎样才能防止失败。只要我们信息公开透明,流程规范清晰,不去浪费捐款人的钱,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能问心无愧。

  记:我看到你们公布了贵州沙坝小学和湖南省新化县的白云小学的违规情况。

  邓:对。沙坝小学虚报了就餐人数,把特岗教师纳入其中;同时,上级来检查时,也是用免费午餐招待的。这些问题是一个支教老师作为志愿者调查出来的,沙坝小学态度很诚恳,很快就作了改正。白云小学的问题是国庆返乡探亲的网友发现的,我们派了调查者,调查者认为存在虚报就餐人数等问题,但是学校不承认,双方各持己见。这给我们带来新问题,调查可能属实,也可能不属实,谁来认定?我觉得应该由第三方机构仲裁。所以我呼吁组建民间仲裁团,对免费午餐以及相关公益活动中可能产生的纠纷进行仲裁。结果法律界反应强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表示愿意领衔此事,现在他正在组建仲裁团。

  记:你们自己的开销怎么办?

  邓:目前我所有的经费都由我自己承担。我们有一些全职和兼职志愿者,他们的工资从1000元到3000元不等,这些我们也都做了公示。我看到很多网友留言说,这点工资太少了。我也在想办法, 因为公益要做到专业化需要人才, 但专业化的人才不能只有爱心没有待遇。

  目前,志愿者的工资和工作经费从捐款经费中列支,但占比例很小,我们尽量低成本运营。而且,我们规定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经费不得超过当年总支出的百分之十。

  记:我看到有人指责你们说,你们出差为什么要坐飞机,吃饭为什么要吃得比当地受资助的学生好,还问你们吃碗面多少钱,出去是打车还是坐公交车?

  邓:这一点我跟一些网友进行过激烈讨论,我觉得这是我应该捍卫的。我在微博上说,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结果,我们只能收获悲摧。以前媒体所报道的公益人,大家看到的都是苦哈哈的形象,把自己折腾得穷困潦倒,甚至要砸锅卖铁以至于献血才能把慈善进行下去。这样的形象传播出去的结果是什么呢?不是激励大家去做慈善,而是让大家对做慈善敬而远之,因为大家都觉得做慈善都是要破产的,都是要受罪的,这样谁还愿意去做?

  我不赞成抱着苦行僧的心态做公益,也反对打悲情牌、放催泪弹。我认为做公益不能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要让大家看到,原来你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的生活也还不错。一个理想主义者也有理想可以安放的地方,这样愿意投身进来的人才会更多。不能要求我们做公益就得生活得跟我们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一样,做公益也可以很快乐,现实虽然残酷,但我们心里一定要有阳光。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免费午餐”基金首晒账单 274天总筹款1833万
· 免费午餐倒推政府决策导向 评论吁加深官民互动
· “免费午餐”网聚“微”力量 民间慈善堪当大任
· 政府回应免费午餐行动 民间探索引领国家行动
· 四川第一所免费午餐学校开餐 首批5所学校受益
· 民间慈善能走多远 “免费午餐”期待政府接棒
· "免费午餐"微博公益创奇迹 22小时筹善款90万
· 别指望公共WiFi永远是“免费午餐”
· 订餐软件高校“圈地” “免费午餐”能走多远
· 深度报道:“三无老师”和她的免费午餐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