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乱象凸显监管、诚信双缺失
余某称,在国内,负责假洋文凭培训内容的公司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几个大城市,而负责招生的公司遍及全国各地。根据他的经验判断,这个产业的从业人员估计至少有几万人。
余某告诉记者,他的公司从注册开始,一直并没有相关部门上门过问他们的业务。监管的缺失,导致各种“教育咨询公司”纷纷加入到批量生产假洋文凭的行列中来。
办案人员向记者讲述了徐女士买洋文凭被骗的遭遇。2010年8月,徐女士收到某公司发来的一条短信,内容是该公司可以帮助办理美国林肯大学DBA学位。徐女士和对方联系后,对方自称他们公司是美国林肯大学在中国的办学点,徐女士只需交19万元(学费和报名费14万元,认证费5万元),不用上课,也不用考试,就可以拿到美国林肯大学DBA学位证书,并承诺如果拿不到证书或证书通不过认证,公司保证全额退款。
在拿到这家公司的承诺书后,徐女士给对方账户汇去了14万元的学费和报名费,事后这家公司通知徐女士到清华大学东门外一个培训班上了几次课,随后徐女士又按要求交了现金5万元的证书认证费。2011年1月,这家公司给徐女士一张美国公立亚伯拉罕·林肯大学的DBA学位证书,并称这和之前说的美国林肯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是一样的。证书盖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专用章”的钢印。后徐女士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咨询得知,这张证书是假的。
海淀区检察院的办案人员告诉记者,今年1月至5月,该院共受理利用国外假学历实施的犯罪案件7件33人,涉案金额近800万元,受害人多达339人,受害者中8成是企业副总经理以上级别的高管人员,甚至还包括知名企业的高管。
稍有些常识的人都应该明白,正规的国外大学文凭不可能如此轻易获得,那为何这些企业高管还对买得一纸假洋文凭趋之若鹜?说到底,是缺乏诚信的社会环境催生了买文凭现象,失信成本低、守信成本高的现实也使买文凭者即使被戳穿也不会付出太多代价,因而许多人即使面对假文凭也愿意买单,而制假者也就有机可乘。要根治假洋文凭问题,还要从夯实诚信基础开始。(记者 李江涛 涂铭 李京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