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重在实践
现在体育活动的项目比较多,应该根据青少年的兴趣让他们自由选择参与项目,愿意选择长跑、游泳、打球甚至冬季项目,都是可以的。
体育教育更重要的还是实践。但由于学校的体育课程主要由教育部门安排,作为国家体育总局来讲,也不能干涉学校的安排,我们会引导青少年来喜爱某个体育项目,并参与进来。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崔大林
■ 说法
校长
学生伤 家长闹 学校赔钱
尽管存在学生安全保险,但学生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学校仍面临来自家长的各种压力。一位小学校长说,多数家长可以理性看待学生安全事故,但仍有少数家长对学校进行无理纠缠,几乎每所学校和校长都面对过这样的问题。
“无论家长的要求是否合理,多数学校几乎都要进行经济补偿。”这位校长坦言,每当遇到这种问题,上级部门经常要求学校“平息事端”。这样的事情多了,学校也就自然而然不愿再组织活动,或者开放可能会发生事故的体育器械。而长远看来,这种做法吃亏的是学生。
专家
敢不敢 怎么敢 还需有法
此前,中国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孙云晓也提出了类似问题。孙云晓说,现在全国绝大部分的中小学都不敢组织春游活动,不敢组织野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被压到前所未有的低水平。这个问题表面是一个敢不敢的问题,实际上涉及保险体制、安全训练等一系列问题。
孙云晓说,日本就是一个经验,日本曾经也是不敢,后来拿专款给学生上保险、出法律、提供安全训练,所以至今日本小学生就可以远足,初中生可以外出三到四天,高中生可以到国外。
孙云晓也建议规划纲要应增加解决这类问题的内容,以免使全国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又一个无法集体出游的尴尬春天。(记者 傅沙沙 记者王佳琳)
相关链接:《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专题报道
>>点击查看2010两会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