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
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习效率,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据了解,目前,中关村三小、翠微小学等一批小学已经将 “真实的学习”理念渗透到教学改革中。而且,以101中学为代表的一些中学也已经开展了一系列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题教学模式。比如,早在几年前,101中学就曾设计过主题为“圆明园”的课程,由语文、历史、地理等几门学科的老师共同授课。
“在以往的教学体系中,学科之间是相对独立、缺乏合作,老师之间缺少沟通,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一些老师认为,跨学科教学是可行的解决路径,它需要授课老师提前磨合,通过融合不同学科间的知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收获更多。这样的跨学科体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更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领悟,从而让孩子们实现高效率学习。
北京师范大学培训学院院长陈锁明认为,“真实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实验课,它对于课程设置、老师的角色以及学生的能力都有特殊要求。首先,“真实的学习”要求课程与现实生活相关联,课程本身不是冰冷的知识,而是生动的现实问题。其次,老师在课程中不再扮演授业者的角色,而是起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学习的作用。此外,参与学习的同学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通过分析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将抽象的理论和具体的问题相结合。
尽管操作起来有难度,但“真实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并锻炼学生的多重能力。专家们以《小球弹射器项目学习》为例进行了分析,同学们真实地参与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分工合作一起完成小组项目。在一个小组中,同学们根据自身优势,各自担任不同的角色,帮助小组完成目标。其中,动手能力强的孩子,负责弹射器的设计;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孩子,负责向老师和其他小组展示本小组的设计理念;组织能力强的孩子,负责协调组内成员间的合作。每个人都能在组内找到自己的定位,分工合作,各展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