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流的技工很难有一流的产品。我国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200多种工业产品占全球总量的第一,不过仍然处在产业链的低端,有好的设计,制造不出好的产品。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层次与结构不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技能人才培养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上个世纪50年代创办的中专学校与高等专科学校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与党政人才;到了六七十年代因为历史原因大部分中专、大专停办以后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与办学;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普通高等教育越来越发达,硕士、博士越来越多,考大学似乎成为青年成长成才的唯一出路。
在现行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导向之下,分数高的学生进入了重点高中或重点大学,分数低的孩子去读中职或高职,从而形成了一个不良的社会氛围,即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好像低人一等似的。
职业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教育,不是简单培训廉价劳动力的教育。为此,应当转变教育理念和人才观念,尽快制定政策,将职业学校与大学分开进行招生考试,以选拔适合不同教育类型的人才,同时建立现代职教体系,适当延长学习时间,打通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的“立交桥”,提高技能人才的经济社会地位。(李剑平)
相关内容>>职业教育也应培养非标准化人才
相关内容>>专家声音:只要能为职场提供人才高职不可替代
>>教育部等九部门合力推进农村职教改革服务新农村建设
相关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
推荐专栏>>教育新闻: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教新闻 高教新闻 教师新闻 考试新闻 就业新闻
>>高等教育:高教新闻 海外概况 高教研究:综合研究 教学研究 发展研究 专题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