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建设目标——
面向人人、倡行公益、服务产业、促进经济
坚持面向人人,推动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转变。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是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对促进就业、繁荣经济、消除贫困、保障公平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面向人人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要求各试验区必须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目标,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办学水平。9个国家职业教育试验区积极推进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全面建设惠及大众的职业教育体系,使我国职业教育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案例】三峡库区把握面向人人的建设目标,合理安置大批移民,稳定劳动力就业。黑龙江注重面向人人,坚持在职业院校涉农专业上扩大招生对象,以岗位培训吸引众多社会成员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
努力倡行公益,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9个国家职业教育试验区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加大对职业教育投入,利用法律手段保障职业教育合法地位,利用文化手段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努力彰显职业教育的公益性。
【案例】河南规定企业接纳学生实习税收将减免,强化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广西连续投入73亿元用于职教园区建设。
加强产业服务,围绕产业结构升级培养技能型人才。各试验区职业教育以服务产业为目标,以产业结构升级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设置,加快发展与产业匹配度高的专业,提升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适应地方重点优势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案例】潍坊市提出了“带动黄蓝”的职业教育突破战略,针对本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的功能。沈阳以服务装备制造业为建设目标,顺应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培养生产、建设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
促进经济发展,围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调整人才培养方式。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通过满足劳动力就业市场的需求来实现的。由于经济发展处于主动地位,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同时受教育成本和预期教育收益的影响,导致了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不相适应。9个国家职业教育试验区在职业教育如何与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相适应方面进行了探索。
【案例】天津紧扣经济转变增长方式寻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突破,为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四川通过建设六大职教集团,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
(作者:湖北工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湖北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 李梦卿)
推荐内容>>国家职业教育试验区建设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