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这项医学教育改革已在“看病难”问题尤为突出的大城市率先启动。从1997年起,上海通过对社区临床医师开展全科岗位培训、招录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参加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将全科医师培训纳入全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等三个阶段的改革,建立起全科医师培养与住院医师培训并轨的机制。
相关内容>> 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召开 刘延东作出批示
袁贵仁指出,2010年,上海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衔接改革试点,作为最早启动的国家教育体制综合改革项目之一。实践证明,通过研究生入学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相结合、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培训相结合、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标准相结合,当地逐步理顺了全科医生和住院医师教学和管理体制,强化了医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提高了医学院校毕业生从事全科医生工作的积极性。
陈竺强调,2012年将是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的第一年。当前必须尽快启动培养基地遴选和建设工作,加快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按需分层、导师制等方式开展培训。同时,针对全科医生培养周期较长的特点,在过渡期还要大力开展基层在岗医生转岗培训,强化订单定向免费培训,支持基层医生符合条件后注册为全科医生或助理全科医师,鼓励大医院医生到基层服务。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2到3名合格全科医生。
要实现这一目标任重道远。有专家指出,针对当前全科医生工作条件差、待遇报酬低、社会地位不高等特点,有关部门要将教育培训和从业激励统筹好。同时,要通过宣传使更多民众认识到,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普遍化的趋势,他们需要的不是“抢不上床位、挂不上专家号”的大医院,而是能及时诊治,提前预防,近在身边的全科医生。
据悉,为加快建立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国务院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措施,包括培养标准、激励标准,资格认定、职业准入以及学位授予等。
推荐专栏>>教育新闻: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教新闻 高教新闻 教师新闻 考试新闻 就业新闻
>>高等教育:高教新闻 海外概况 高教研究:综合研究 教学研究 发展研究 专题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