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考试 > 研究生招生考试
多地考研人数下降 专业硕士逆势成考研热门
2014-12-09    人民网-北京商报

字体大小:

  原标题:多地考研人数下降 专业硕士逆势成热门

  多地考生量减少 “考研热”降温持续

  虽然2015年大学毕业生再创新高,不过考研人数却出现下滑趋势。201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将近,全国多个地区2015年考研报名人数却不断传来减少消息。河北考生人数较2014年下降2.97%,甘肃下降3.88%,内蒙古下降5%……仿佛与国考呼应一般,考研也有了趋冷发展的态势。

  考研人数趋冷探因

  据了解,今年是自2013年以来的第二次考研人数下滑。同时,今年也是公费研究生正式取消的第一年。此前外界对取消公费研究生是否会影响研究生报考而众说纷纭,但是就业内人士来看,公费研究生的取消对考研的人数其实并没有太大影响。

  “之前有很多同学在担心公费取消的问题,但这其实是多余的。”跨考教育老师王伟说道,“虽然国家取消了公费,但只是将其换了一种形式变做奖学金和助学金,并且覆盖率很高。从这一点来说,国家对研究生的支持实际上还是在增加的。比如专业硕士,之前并没有这些资金支持,但现在有了。所以说,公费的取消并不是导致考研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

  在王伟看来,考研人数减少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目前学生在将来出路的选择上更加理性了。“因为之前很多人选择考研其实是随大流,出于一种从众心理。要毕业了,很多人不知将来要做什么,那么就考研吧,延缓毕业时间。然而从现在来看,越来越多的学生意识到就算读研了,毕业后也不一定对就业有帮助。”

  与“80后”不同的是,以“90后”为主的学生群体往往更加有自己的想法和自主意识,甚至有很多人会选择创业,而这在“80后”看来是很难想象的。就业观念的不同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大令学生在是否考研的选择上趋于理性,不少人会因此决定直接工作。

  此外,目前高校保研的比例增加也是原因之一。一方面影响本校学生报考情况,另一方面也因保研比例增加而导致其他学校的学生在报考这些学校时有所顾虑。“现在学生毕业后的选择更多了。”王伟总结道。

  专业硕士成热门

  有专家认为,尽管考研人数总体确实在下降,但实际上却并非大幅度下滑,无论是校方还是培训机构都没有必要太过慌张。

  据了解,与2013年相比,2014年的考研人数减少了七八万左右,但是考专业硕士的人数却增加了9万。与学术型硕士相比较,专业硕士在就业以及未来发展上都更偏于实用性,就业机会也更多。此外,尽管总人数下降,但是考名校硕士的人数在增加,尤其是报考比自己就读本科的院校更优秀的高校。二者均表现出如今学生越来越以就业为导向的考研和专业选择。

  然而,连续两年的考研人数下降又是否会成为一种新趋势呢?

  “我认为考研其实是进入了一个稳定期。2014年考研人数为172万,是自2008年的首次下降,我们预测2015年会有160多万人考研,并且往后将在这一基准上浮动,而非线性的下降。考研将向平稳的状态发展。”王伟表示。

  在2015年报考的专业中,传统的热门专业依然是考生们的心头好。专业硕士并且是专业硕士中的经济管理专业仍然保持着霸主地位。此外还有法律类、计算机类等本身就是大基数人口的专业,依旧受到考生们欢迎。

  多因素分流考研人数

  随着考研人数的减少,在留学群体中也有了一定的连锁反应。前不久美国研究生委员会发布的《2014 CGS国际研究生招生情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内地赴美研究生人数首次出现负增长。北京留学服务行业协会会长桑澎认为,这是由于国内本身学生基数减少的原因所致。那么,除了就业和创业,是否留学也将成为分流国内报考研究生人数的主要因素呢?

  王伟认为二者实际上没有太大的联系。“现在国内对于海归并没有那么崇拜了,并且大家本身对于出国后的回报和现实海归的就业情况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考研的人和出国的人并非是一个群体。”

  但从就业和未来发展来看,王伟仍然建议更多的人去读研究生。研究生教育的导师责任制对学生的自我发展有切实的助益,并且通过研究生的这几年,学生可以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更清晰的规划。(李立勋 郑艺佳)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研招网”将提前开通下载打印《准考证》服务
· 科技日报:考研存在专业间、高校间、地区间“冷热不均”问题
· 探访考研族:复考多年为学历镀金 文凭成执念
· 考研OR考证,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 考研复试来袭!想“脱颖而出”你需要这样做
· 2018年考研初试成绩2月3日起公布 考生6大关注点
· 考研:招生越多压力越大的背后
· 2018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上周末开考 十九大报告进政治考题
· 2018年考研倒计时:研究生的头衔还“值钱”吗?
· 考研vsACCA考试,应该把时间和经历投放在哪个上?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