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考试 > 小升初
小升初择校“重灾区”咋样了
2015-04-02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信息管理让权力不再任性

  一直以来“严禁择校”沦为口号的原因是,制度执行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2014年,北京市教委印发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中严明纪律若干规定》,提出十五条严禁,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严择校令”。随后,北京市又启动了统一的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实施计划管理,加强学籍管理,将每个学生的入学途径和方式全程记录,依据系统数据建立新生学籍。通过“铁面无私”的信息系统,最大限度地规避“权力任性”。

  今年4月重庆市也将开通义务教育入学信息采集系统,提前采集小学和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信息,防止多校报名、无序入学、辍学待校等情况。

  学生信息系统不仅为就近入学画下了“楚河汉界”,还对遏制学区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上海市由静安区先行试点,建立对口入学新生数据库,实施“一个门牌号一居住地,五年内只接收一学生”(双胞胎、单独二孩例外)的政策。由区县教育部门根据适龄儿童户口迁入年限、购房年限以及与直系亲属同住等情况来安排学生。

  增加透明度,给家长一颗定心丸

  今年北京的学生家长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从“惊出一身冷汗”到“乐得合不拢嘴”。2014年实行学区制和不允许跨区择校的消息让很多家长担忧,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对政策存在误读。因此,北京市教委主动与媒体沟通,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广播等媒体和微博、微信等形式广泛解读政策,宣传成果,给家长吃了一颗定心丸。

  取消考试后,民办校改用面谈的方式进行录取,为了打消家长对面谈公平性的质疑,上海市邀请东方卫视、上海教育电视台、解放日报等主流媒体,现场观看民办小学面谈,“通过这样的舆论监督,既能促进学校创新面谈内容与形式,又能缓解家长焦虑心态理性择校”。

  不仅如此,上海教育局还联合《上海教育》、《新民晚报》、上海教育电视台联合开辟“新优质学校校长风采录”专栏,每周立体宣传报道一名“新优质学校”校长,通过梳理和宣传一批不挑生源、不争抢排名、不集聚资源的普通学校走向优质的轨迹,引导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引导市民信赖家门口的好学校,缓解过度的择校行为。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择校退烧,公平升温
· 北京化解“择校热” 小学就近入学率达94.50%
· 52名高中生毕业证无效 学校曾收择校费承诺有学籍
· 各国择校观:你知或不知,大学的梯度就在那里
· 择校治理成效明显 满意度喜忧参半
· 两会热点:择校,有解还是无解?
· 江苏南京:倒逼机制降低择校比例
· 教育部"组合拳":在"择校冲动"强烈城区推多校划片
· 教育部:在“择校冲动”强烈城区推多校划片
· 教育部部长谈择校:“坚持抓,择校问题会解决”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