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考试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 各地高考
北京高考外语考前15分钟将禁止考生进入考场
2015-06-03  人民网  

字体大小:

  2015年高考已进入个位数倒计时。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负责人提醒考生,遵守考试时间规则和考试用具等考场规则。其中,外语考前15分钟后,其他科开考15分钟后,考生不准进入考点参加当科考试;用具方面,特别提示考生勿带手机入场,否则将以作弊处理。

  时间规则方面,语文和外语考前30分钟,其他科目提前25分钟,考生可持准考证入场。外语考前15分钟后,其他科开考15分钟后,考生不准进入考点参加当科的考试。而交卷时间方面,考试院提醒考生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科考试结束前半小时,同时,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入。

  用具规则上,入场时,考生可携带黑色字迹的签字笔、2B铅笔、无封套橡皮、标准化考试模板、直尺、圆规、三角板等规定的用品。特别提醒的是,考生不能携带手机等各类通信工具、电子记录放等设备,以及涂改液、胶带、修正带等。根据考务规定,考生如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场或未放到指定位置,将被认定为考试违纪,取消该科考试成绩;携带与考试内容有关的材料或储存有关考试内容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者将被认定为考试作弊,其报名的各考试阶段、各科成绩均无效。

  考试院负责人表示,往年有个别考生因无意识把手机带入考场,影响了考试成绩。因此,特别提醒考生如果已经带到考点,要在进考场前将手机等物品交给老师或者家长保管。

  相关新闻

  高考试卷流转首次双岗或多岗监督

  北京教育考试院日前召开了高考考务工作会,会上要求各区县确保试(答)卷运送、保管、分发及回收等关键环节的安全,加强对涉密场所及人员的管理和监控,要求试卷流转过程中要始终实行双岗或多岗监督。北青报记者对比去年考务工作会议纪要,发现并无明确提及“双岗或多岗监督”。同时,试卷交接实现在视频监控范围内的无缝对接。坚决防止考试失密、泄密事件的发生。此外,充分重视和发挥远程电子巡查系统的职能,坚决杜绝大面积集体舞弊事件。继续开展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涉考网络环境和考点周边环境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替考和群体性考试舞弊行为。

  高考前打掉一批涉考犯罪团伙

  高考前夕,教育部会同公安、工信等部门开展打击销售作弊器材等治理专项行动,各地依法打掉了一批犯罪团伙。今年,诚信考试教育还从考生延伸到中学、教师和考务人员。

  屏蔽此推广内容高考前,多部门联合开展了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涉考网络环境、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替考作弊等四大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各地在中学、高校、通讯电子产品市场、考点周边及互联网上联合开展了对非法招募替考“枪手”、组织助考活动、违法贩卖作弊器材、发布涉考不良信息等危害考试安全、扰乱考试秩序、牟取非法利益等行为进行了重点侦查,依法打掉了一批犯罪团伙。

  此外,教育、公安、保密等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各地涉及考试安全的重要环节进行了抽查,主要涉及试卷印制、保管、运送等关键环节。对发现的问题已要求有关地方限期整改。对考风考纪薄弱的省份,教育部还约谈了其教育招生考试部门负责人。在今年的考前诚信教育中,教育对象从往年的以考生为主,向中学、教师和考务人员延伸,从制度上形成约束机制。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高考外语听力播放出故障可用备用磁带
· 上海明年高考外语1年2考 听说测试用专用耳麦
· 京4.2万考生应考高考外语口试 将辟临时停车位
· 山东高考外语或一年两考 已取消听力考试可能恢复
· 高考取消外语听力利弊几何?
· 国外高考,外语权重几何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