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考试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 高考聚焦 > 自主招生
助长了不公平?高校自主招生该何去何从?
2014-06-05    光明日报

字体大小:

  日前,针对近期进行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搜狐网教育频道联合进行了2014年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考生及家长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九成应届考生和家长希望改革自主招生制度。


制图:袁昕(综合新华社)

  超半数被调查者认为自主招生“助长不公平”

  4180位应届高三考生和应届高三考生家长填写了问卷,其中应届高三考生占12.7%,应届高三考生家长占87.3%。

  在清华大学等“华约联盟”、北京大学等“北约联盟”、同济大学等“卓越联盟”、北京交通大学等“京都联盟”的多选题中,参加联盟考试的2014届高考生最青睐的是“华约联盟”(55.88%);整体来看,考生参加高校自主招生联盟考试更趋于理性,不再过于“扎堆”。

  与2012年调查数据相比,2014年参加1场考试的考生比例(48.95%)增加三成,反映出考生锁定自主招生学校的目标更趋于明确,赶场式的自主招生考试有了明显的改善。

  在评价目前自主招生存在的多元问题时,54.88%的应届考生和家长认为是“自主招生机会主要为城市学生获得,助长不公平”。(被调查者主张的其他问题详见右表)与2012年调查数据相比较,应届考生和家长的聚焦点已由“主要是名牌大学提前掐尖”让位于“自主招生机会主要为城市学生获得,助长不公平”,2014年“自主招生机会主要为城市学生获得,助长不公平”的选项比例(54.88%)增加了四成;而另一个明显的变化是,2014年“考试命题、内容不是很科学”的选项比例较2012年增加了两成。

  超九成被调查者希望改革自主招生制度

  超过九成被调查的应届考生和家长希望改革自主招生制度,这一比例较2012年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考生及家长调查的同类数据多出了两成。39.50%的应届考生和家长主张“在统一高考之后,各高校进行自主面试”,37.18%的应届考生和家长主张“在统一高考之前举行高水平大学联考”,主张“维持现状”的比例不足10%。与2012年相比,“在统一高考之后,各高校进行自主面试”的支持率不再明显少于“在统一高考之前举行高水平大学联考”。

  与被调查者对改革自主招生制度的支持态度相符合,50.1%、31.67%的应届考生和家长很不赞成、不太赞成高校扩大自主招生在招生计划中的比例,主张很赞成、比较赞成的群体比例仅为7.27%、10.96%。

  面对高校自主招生的公平性问题评价,43.18%的应届考生和家长认为“很不公平,令人不信任”,38.04%的应届考生和家长认为“不太公平,公信力明显缺乏”。观点相反的“很公平,令人信任”和“比较公平,公信力有所欠缺”的群体比例分别占2.92%、15.86%。

  被调查者评价目前高校自主招生信息公开主要存在的问题,按照选向人数从高到低依次是:信息公布量不足(25.07%)、信息公布不真实(20.24%)、查找/了解信息不方便(16.39%)、公共渠道没有想了解的信息(15.89%)、信息公布不及时(15.07%)等。在考生资格信息公开内容中,支持公布学生的城乡背景的比例(58.83%)多于反对公布学生的城乡背景的比例(41.17%)。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北大清华等高校自主招生启幕 多所高校“扎堆”开考
· 今年高校自主招生收官
· 高校自主招生陆续启动 奥赛生仍是重点选拔对象
· 高校自主招生今年取消“校荐”
· 高校自主招生频现负面新闻 信息不透明是主因
· 高校自主招生“扎堆”开考迎来三大变化
· 2015年高校自主招生重在选拔创新潜质
· 高校自主招生公示 海淀西城垄断北大在京名额
· 高校自主招生取消“学校推荐” 改“学生自荐”
· 高校自主招生禁用联考形式 时间安排在高考后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