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为领头羊的“北约”、“华约”和“卓越”三大自主招生联盟3月16日首次同日笔试。当天,三大联考均为考生“减负”,3个小时只考两门。其中,“北约”语文卷走小清新路线,出现讲笑话、写对联、编故事等活泼的题型,“华约”则紧贴时事让学生围绕“南北供暖”写小短文。

3月16日,在北京师范大学考点,考生们微笑步入考场。记者 方非摄,在北京师范大学考点,考生们微笑步入考场。记者 方非摄
考题集体“瘦身”
3月16日是三大联盟考试第一次集体“撞车”,今年的考试科目都缩减为两门,但数学是必考科目。
“华约”包括清华大学等7所学校。今年的笔试仍是“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形式由去年分文、理科各考三门,改为不分文理只考两门,《数学与逻辑》是必考科目,考生还可从《物理探究》或《阅读与表达》中任选一门。
“北约”包括北京大学等11所学校,笔试由去年的七科缩减为两科,理工科类专业要考数学、物理,文史类专业则考数学和语文。
“卓越联盟”由北京理工大学等9所工科985高校组成,测试分两类;数学、物理或数学、语文。
在考试科目和时间减少的同时,考生及家长也及时减压。多位考生均表示并没有刻意准备这场考试。西城区一位赵姓家长分析,自主招生考试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如果高考分数高,能上好学校,就不用在乎那些加分,所以孩子平时还是按照学校的进度来,不会在自主招生中投入太多精力。
一所“华约”高校的招办主任表示,科目减少也减轻了考生的负担,通过知识整合后以综合科目考核,更便于发掘真正有素质的人才。
此外,由于考试时间撞车,考生只能选择一场考试,客观上减少了学生的考试负担,但同时也减少了选择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