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实验题和实验背景题的比重大
2014年高考生物试卷特别注重能力考查,体现等级考试特点,试题有层次,难度有所上升。体现学科特点,突出了对实验的考查,实验题和实验背景题的比重较大。与去年相比,试题更加体现关注生活,突出考查生物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突出考查实验,突出考查考生对某一具体问题的分析与解释,在问题作答方面,要求解释原因、原理的分析说明题较多。试题素材新颖,贴近生活实际,如第26题机场的生态学问题,既考查生态学基础知识,食物链、信息传递、演替等,又考查运用生态学知识进行实地调查的具体方法。在实验能力考查上,加强了对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查和实验方法的考查,体现理科特点,注重考查思维与实际操作。全卷的非选择题,基本是以实验为背景的、考查主干内容的新颖视角,实验考查穿插其中。如第30题β-胡萝卜素酵母的筛选与色素提取,综合几个知识点,考查了微生物的培养、筛选、灭菌,色素的提取,尤其考查灭菌锅的构造,要求据图指认安全阀、排气阀和压力表的位置,体现知识的迁移运用,体现对课本实验和新增实验的重视,考生答题反映出平时是否认真动手做实验,对教学有引导。
政治 首次出现了时事评论
2014年高考江苏政治试卷坚持能力立意,在保持近年来江苏高考命题特色的同时,又有所突破和创新。试卷关注现实,时代气息浓郁,注重价值引领,彰显人文关怀。总体来说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凸显价值引领。试卷从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领域选取丰富的命题素材,考查考生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正确的价值观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应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如第8题从低价药物供给问题着手,要求考生思考政府应如何履职;第34题则要求考生分析文人墨客的题字题诗与游人“到此一游”式涂鸦的区别,巧妙地引导考生对社会文明意识的自省,第(2)问更是引导考生正确梳理、对待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突出了公民责任感的塑造。从这一点来说,试卷很好地凸显了思想政治学科的价值所在。
二、坚持能力立意。试卷既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观点的考查,又很好地实现了对学生学科思维、图文转换、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的全面考查,整卷难易适中,区分度高,符合高考的选拔性功能。如第10题要求考生根据图示判断跨境电子商务的优势,第35题则要求考生选择刺激国际粮价上涨且影响机制相同的因素,并能够用作图的方式表示这一变化。考生必须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准确的信息提取能力和图像文字转换能力才能完成试题作答。
三、彰显时代气息。试卷充分呈现了政治学科的学科特质,从现实社会生活中选取题材,涉及到当下许多重大热点或社会生活话题: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霾单”、低价药物供给、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存储、人口政策调整、互联网金融等,诸多的热点话题承载了学科考查的切口和命题者的智慧,同时也赋予了试卷浓郁的时代气息。
四、适度创新求变。试卷整体上比较平稳,同时又有所创新,符合江苏高考命题稳中有变的风格。今年试卷最大的新意就在于首次出现了时事评论。第37题第(3)小问要求考生综合运用经济、政治生活知识,以“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为主题写一篇时事评论。这一变化对考生围绕论点构筑证据、全面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对今后的教与学来说,必须让时事、生活走进政治课堂,学会用学科知识、试题材料和生活实际分析、评价和解决具体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