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提高现有硬件设备的利用率,加强教学软件资源建设
1.改革硬件设备的管理方式,合理规划硬件设备的分布
当前,绝大多数学校的计算机实行集中管理并且没有实现校内联网,提高计算机利用率和方便程度的潜力很大。应通过改革管理方式,合理规划计算机的分布,提高教师和学生课内、课外使用计算机的方便程度,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2.加强教学软件资源建设
(1)加强对学校、教师开发教学软件的规划和指导
在现阶段,学校教师自行开发的教学软件仍是学科教学中应用的主流,但一直处于低水平、重复的层次,为此必须加强规划和指导。
开发教学软件除了要遵循技术、逻辑、表现方式等方面的要求,还要以满足教学需求为前提,并遵循以下原则,从而使开发出的教学软件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开发教学软件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根据中小学各学科特点和学生特征,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其中包括确定相应知识点排列顺序,选择教学媒体,设计教学环境,安排教学信息与反馈信息呈现内容与呈现方式,以及人机交互作用的考虑等。主要应考虑和解决如下问题:①选择适合学科特点、易学易用的软件开发平台,把教师从以往做课件的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教师做课件和用课件的统一。②应根据教学改革发展的需求,规划开发各种类型的教学软件,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③开发教学软件要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④开发教学软件应发挥软件在个别化和交互性方面的特长,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环境的创造,从而更好地发挥软件的作用。
(2)加大购买教学软件的投资比例,建立相应的选择与评价标准
购买教学软件,应以满足教学需要,促进整合发展为前提,随着技术的进步,为此必须形成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见附录)
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一批专用于开发学科教学软件的软件平台和电子备课系统,利用这些软件平台,教师可以方便的制作适合自己教学需求的软件,或提取需要的素材,克服了以往教师制作软件和电子教案费时费力的障碍,克服了使用别人制作的软件不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障碍,能在短时间内基本解决教学软件贫乏的问题,应集中资金优先购买。
(3)有目的、有计划、分步骤建设学科教学素材库
有条件的学校,在购买、自主开发基础上还可以建设多媒体教学素材库、微教学单元库、教学资料的表现方式库、学科教学案例库等作为补充。
学科教学素材库建设应与本校课程、图书资料等教学资源统筹规划,实行数据库管理模式,便于检索使用。
(五)重视和加强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评价及管理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教育行政部门应联合教育研究单位共同抓好此项研究和实践工作,从开始的教学实践到全市范围的推广,每个环节都需要重视和加强评价和管理,保证此项教育改革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根据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特点,可以从课程评价(Curriculum Evaluation)、设备条件评价(Condition Evaluation)、实施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教学效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四个方面和阶段构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评价体系。评价的主要功能是判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这项教学改革是否成功,并为如何改进实施方案和实践策略提供依据。具体的评价方案可由某学校、某学科参照下表制定,并依据评价情况进行系统、全面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