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1.北京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的硬件环境
近年来,北京市中小学计算机配备数量逐年增加,尤其是今年各区县信息传播中心的建立和办学标准的提高,使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使用的硬件环境有了显著的改变,为推进学科整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仍存在一定问题:
一是从电脑的分布情况看,有近50%~80%集中在机房统一管理,而在班级配备计算机数,仅占全部电脑数的1%~2.1%之间,影响了硬件的充分使用。
二是部分学校计算机的配置等级偏低,不能使用通用的教学软件。
三是数量不平衡,城郊区数量较多,远郊区特别是广大农村校仍显不足,中学尤其是重点中学较多,而小学尤其是一般小学、郊区小学不足。
2.北京市中小学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情况
表一 教师应用计算机技能情况
|
中 学 教 师 |
小 学 教 师 |
10年以下教龄 |
10年以上教龄 |
10年以下教龄 |
10年以上教龄 |
操作系统 |
88 % |
57% |
62% |
40% |
文字处理 |
79 % |
50% |
58% |
42% |
数据处理 |
30 % |
20% |
27% |
9% |
图形处理 |
4 % |
0.1% |
2% |
1% |
网络应用 |
11 % |
3% |
8% |
3% |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有75%的中小学教师会基本的Windows操作,能进行文字处理的占57.25%,表明已具备制作电子教案和使用课件的能力,但是具有编辑、开发教学资源技能的教师比例还比较低,如会用PHOTOSHOP的仅占11%,会用FRONTPAGE的仅占2%,会上网查找所看教学资料的占21%,会收发E-mail的仅占6%。同时年轻教师与中老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青年教师在操作系统、编程和网络技术方面占较大优势。
表二 中小学教师应用计算机教学情况统计
|
不用 |
偶尔用 |
经常用 |
小学教师 |
82% |
9% |
9% |
中学教师 |
84% |
9% |
7% |
从表二可以看出,约有87%的教师,不用计算机进行教学,仅有18%的教师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其中经常用的仅占9%左右。
表三 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在校工作期间,使用信息技术的时间/分配
|
小学教师(平均时间为每周每人24分钟) |
中学教师(平均时间为每周每人38分钟) |
编写教案 |
85%(20.40) |
78%(29.64) |
制作课件 |
10%(2.40) |
11%(5.52) |
课堂演示 |
3 %(0.72) |
5 %(1.90) |
收集管理资料 |
1.3 %(0.31) |
2 %(0.76) |
设计交互式学习 |
0.7%(0.17) |
1%(0.38) |
表三调查显示,小学教师在校工作期间,使用信息技术的平均时间仅为24分钟/周,中学教师每周平均使用时间为38分钟/周。
从教学过程看,全市小学教师平均每人每周,仅有0.72分钟用于课堂演示,设计交互式学习仅为0.17分;全市中学教师平均每人每周,仅有1.9分钟用于课堂演示,设计交互式学习仅为0.38分。
表四 中小学生在学科课堂教学中使用计算机情况(%)(信息技术课除外)
|
|
每周1~4次 |
每月1~2次 |
每学期1~2次 |
不 用 |
阅读电子读物 |
小学 |
0 |
10 |
9 |
81 |
中学 |
0 |
6 |
8 |
86 |
使用学习软件 |
小学 |
0 |
11 |
13 |
76 |
中学 |
0 |
8 |
30 |
62 |
上网收集信息 |
小学 |
0 |
1 |
7 |
92 |
中学 |
0 |
2 |
4 |
94 |
交互式学习 |
小学 |
0 |
0 |
2 |
98 |
中学 |
0 |
0 |
3 |
97 |
从表四可以看出,学生在除信息技术课外的学科教学中使用计算机的时间极少,让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自主探究开展交互式学习的机会每学期仅占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