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该选哪一“派”?
究竟该选哪一“派”?教育界专家有不同的意见,但有一条大原则是统一的,那就是不要把孩子不需要的东西硬塞给他们。语文特级教师、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谭轶斌认为,过早学习知识,只会带来“习得性愚蠢”,让孩子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最终丧失自信心。真正体现早期教育价值的,是习惯、态度、品性。
“我们以前说到提早学习,有个成语是‘笨鸟先飞’,可孩子们不是笨鸟,是小鸟! ”黄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一位资深教师更直言,家长在选择报不报班,报啥班之前,应该更充分地了解孩子现有的能力、需求,必要时甚至应该自学一下教育学、儿童心理学。至于该选哪“派”,他给出的建议是都不选,与其过早埋进知识点的堆砌,不如放进大自然,在太阳底下跑跑跳跳,从探究一粒番茄种子的发芽,一次打雷的原因等等细节处培养好奇心,以及对学习、对知识的兴趣。
值得一提的是,听了许多人的意见,查了无数资料的小翁妈妈,最终把选择题交给了儿子。 “妈妈,我最喜欢画画。 ”“好,那我们就去画画班,过几天妈妈还要带你坐从来没坐过的飞机,去看大海,去画大轮船! ”
假期,请给孩子三个“一”
暑假,除了“上班”,其实还有不少选择。教育专家建议,家长不妨给孩子三个“一”。
一张作息时间表 可以与孩子商量着,一起来定假期作息时间,在白纸上画个大大表格,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户外活动,几点可以稍微看看电视……一一列明。表示时间的数字以及该干的事儿,可以让孩子亲手写画下来,或者贴粘纸都行,总之要把表格打扮得漂漂亮亮,贴到家里醒目处,接下来督促孩子严格执行。如此,既可培养孩子时间观念,从小做事有计划、不拖拉;二来也可防止一个长假期疯玩下来,原有生活规律被完全打乱,到了开学要重新适应。
一次全家旅行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道理对孩子也一样。全家旅行可以让孩子增长见识,也让家长从繁忙的工作中暂时脱身,与孩子更多亲密互动。
一群小伙伴 放假了,孩子与幼儿园班上的伙伴们不能像上课时那样天天相见,难免孤单,甚至可能一头扎进游戏、电视,对身心来说都不健康。家长们可以多多组织集体亲子活动,请幼儿园同学来家里串串门、带孩子认识更多新朋友,让他们始终在集体活动、游戏中感受快乐,成长得更快更好。记者 彭德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