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质下降”不容小觑
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小胖墩”、“眼镜娃”,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校长杨桦总觉得担忧,“增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既是百年大计,又是当务之急。再不及时改善青少年体质,国人难免又要被戴上‘东亚病夫’的帽子。”
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的诸多竞技体育项目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不仅一些传统优势项目傲视群雄,而且很多昔日并不占优势的体育项目,近年来也是突飞猛进,纷纷在世界赛场上争金夺银。然而,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世界大赛上能够不断创造佳绩,并不意味着国民的身体素质取得了重大突破,而有关调查数据显示的青少年多项健康指标呈下降趋势,无疑是生动有力的例证。
相关内容>>“玻璃少年”难当未来重任
相关内容>>比学生体质下降更可怕的……
相关内容>>大学生体质下降更应注意“吃动平衡”健康生活
相关内容>>遏制学生体质下滑 谁来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
相关内容>>教育部: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
当下,很多大学生缺乏健身热情,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学校,“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更是十分明显。中小学生正值长身体的黄金时节,加强身体锻炼十分必要。然而,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现在很多中小学校对体育教育工作重视不够,体育课往往流于形式、走走过场,不能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甚至,在当前土地资源严重紧张的状况下,有的地区中小学校的操场都被挤占,有些学校上体育课时,只是象征性地跑跑步而已……
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难免大打折扣。而为了应付考试,也往往结合考试科目进行针对性训练,这样的体育锻炼,已失去了其本身意义。俗话说得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面对“青少年体质下降”的警示,值得社会各方反思。
推荐专栏>>基础教育:基教新闻 海外情况 基教研究:发展研究 教学研究 课程研究 专题研究
>>教育新闻: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高教新闻 职教新闻 教师新闻 考试新闻 就业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