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观察
专家学者共议基础教育:如何找回孩子快乐童年
2011-12-15    光明日报

字体大小:

  教育本不复杂,但今天的教育却让我们陷入迷茫。

  近日,本报刊登“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教育论坛专版;今天,我们再次选编本次论坛嘉宾的精彩观点,希望,他们的声音能够引发更多的行动;更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孩子们的童年增添绚烂的光彩。

  找回童年的价值

  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童年的“价值”不只是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童年本身也是“生活”,而且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生活,童年如果负担太重,不快乐,就失去了人生美好的序曲,对于将来也会有负面影响的。

  我们的基础教育之所以存在那么多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对一些最基本的问题,缺乏研究,总是在拍脑袋。

  我们再也不要被类似“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集体无意识”误导了。这种错误观念的流行,并不只是人们观念的错误,而是现实的逼迫。我看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就是个瓶颈,必须重新认识和高度重视。这些年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有所加强,办学的硬件改善不少,但办学的软件,基本上没有得到解决,甚至越来越严重。比如,很多原在西部或者相对落后省市工作的优秀教师,纷纷都被“挖”到京、沪、粤等省市去了,一些普通校的优秀教师也集中到重点校。农村情况更严重,乡镇中学基本上被摧毁,一个县的重点中学,往往囊括了全县半数以上教学资源。

  此外,要有强硬的措施摒除市场化、产业化对教育的严重影响。政府部门如果想实施有效的课改,就必须对这种损害教学秩序的商业行为有切实的抑制措施,关键是切断商业机构伸向教育领域的管道,那么这就要动一动某些既得利益阶层。

  李明新(北京小学校长):

  基础教育是影响人一生的教育,所以不要急于看眼前的成绩。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真正发挥的作用是影响孩子们未来走上社会,许多孩子是大器晚成的。

  许多少年儿童因为要不输在起跑线上,埋在书山题海中,埋在各种培训班中,甚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开始盲目地教授小学知识,使更多的少年儿童从小就开始厌恶学习、厌恶知识、厌恶书本、甚至厌恶上学。学生失去了一生的学习兴趣、追求和探索精神,这,还是基础教育吗?这是反基础教育的做法。

  人生是长跑而不是短跑,我们现在要给孩子留下的是“科学的呼吸、持续的耐力,健康的体魄”,这三点是孩子们人生长跑所需要的。对于更多的少年儿童来说,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的发展有快、有慢、有先、有后。我们的基础教育更重要的是扎扎实实地做我们今天的“基础性的工作”,为少年儿童人格的发展做好奠基工作,这种价值具有深远的意义。否则,我们可能使少年儿童的学习起点变成了人生终点。

  基础教育是让每一个人获得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而不是使每个人都要争得100分的教育。学习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是不是“考试分数第一”,而是“完善人格第一”,未来是“服务社会第一”。最应该让每一个人追求的是走上社会工作岗位后,争做职场状元,为人民,为国家,为整个社会做出第一流的贡献。所以,基础教育不是比一所学校有没有状元、是不是平均分高了几分,而是应把功夫用在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人才观、价值观的引导与建立上。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不能用精英教育思想办基础教育
· 基础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高等教育选拔人才
· 教育部启动实施国家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
· 基础教育的主要矛盾不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主要是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 教育部长怀进鹏:实施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基础教育整体高质量发展
· 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推进会举行
· 江苏:推进基础教育“五个现代化”
· 河北:共建设四级基础教育学习云平台921个
· 2019中小学校长论坛在京举行
· 马嘉宾:将信息技术引入基教全过程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