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校车安全问题再次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如何避免校车事故频频发生?发展校车有哪些模式?政府责任如何跟上?本报记者专访相关专家,详细解析我国校车安全发展问题。
只有发展规范校车,才能避免悲剧一再上演
记者: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发生的校车事故令每个父母揪心,如何才能避免悲剧一再上演?
李蓝(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只有一条路——发展规范的校车。社会对校车的需求很大,很多孩子上学远,家长没空接送,但校车的供给没有及时跟上。
相关报道>>正宁校车事故幼儿园董事长被批捕 取消办学资质
相关报道>>人民日报新闻追踪:超载55人,疯狂校车酿大祸
相关文件>>教育部要求开展中小学生幼儿上下学交通安全检查
相关内容>>全国人大代表:校车在行驶过程中应享有一定特权
>>评论:到底要用多少孩子生命才能换来校车安全
>>人民日报:清除校车高危“常态”不能再拖了
我自己的小孩在上小学,坐的校车就是私人运营的,没有资质。但是孩子上学远,又没有时间接送,明知道这个车没有资质,也只能让她坐。
我在江西、湖南、四川的一些农村调研的时候,经常见到一些农用三轮车、摩托车在接送孩子,孩子们把车挤得满满的,那些家长也很无奈,明知这样的车不安全,但是没有正规的校车,只能让孩子坐那种车。
正规校车缺乏,才造成“黑校车”泛滥,超载等违规现象严重,给孩子安全埋下了巨大隐患。
袁桂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在农村,由于前几年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大量撤并校,很多孩子上学变远了。一些地方通过建寄宿制学校解决这个问题。但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孩子不适宜住校,而且住校的学生放假回家也需要校车。
因此,校车的需求是巨大的。如果认识不到校车问题的紧迫性,类似湖南衡阳、甘肃庆阳的事故一定还会发生。
相关内容>>北京紧急要求认真排查中小幼校车各类安全隐患
>>云南紧急开展中小学幼儿园上下学交通安全检查
>>浙江开展全省中小学生幼儿上下学交通安全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