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竞争”让读书改变命运成为赌博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句在中国广为流传、最令家长感到焦虑的话。在《教育能改变吗》的第一集《起跑线上》中,教育专家却说,“起跑线竞争”,正在让中国教育走向世界潮流的反面。如今跨过“起跑线”看教育,教育更像一条环环相扣令人沮丧的生物链,生物链的最高端是大学。为了达到这个终点,竞争已经从幼儿园伊始,所有教育历程都异化成高考的“预备班”。
“过去20年,我们一直在提素质教育,但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而应试教育踏踏实实。”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坦言,“起跑线竞争”的实质就是围着高考一代一代传递焦虑。
“起跑线竞争”引发的“择校热”,甚至促成了“学区房购买热”这一独特的经济现象。纪录片中,南方某市一位重点学校的教师发现,班上十几名新同学家的门牌号码竟然完全一样,都是学校附近一个公共厕所的号码。一位杭州的房产中介则说,哪怕学区房比周边房子贵上20%,客户也不会有犹豫,而且为了应对“户口时效”,很多人会在孩子两三岁甚至刚怀孕时就开始选购学区房。
城市家长为孩子买学区房,还算是可以增值的投资。农村特别是相对贫困地区的“起跑线竞争”,则有了一分赌博的成分。中国教育花费占农村家庭收入的比重已超过30%,跻身世界学费最昂贵的国家之列。一个本科生的培养成本,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如果那些走出穷乡僻壤的孩子在修完学业后不能找到收入稳定的工作,那么“读书改变命运”的“起跑线竞争”就成了一场孩子及其家庭输得精光的豪赌。
除了《起跑线上》质疑“起跑线竞争”模式外,《教育能改变吗》还以《学习革命》、《公平之惑》、《高考变局》、《大学危机》、《再度出发》等阐释学习模式、教育资源分配、高考制度、大学教育、职业教育等公众关心的教育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