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身体发育敏感期培养孩子“体商”
0-6岁是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培养“体商”的敏感期。在这个期间,孩子相继学会抬头、翻身、坐起、爬、行走、跑步等。
幼儿敏感期是指儿童在相对短暂的时间里,会有某种强烈的自然行为。在这期间内,对某一种知识或技巧有着非常感觉。在敏感期内施教,事半功倍,迅速提高孩子心智的发展,体育锻炼亦然。对于幼儿而言,大肌肉发育的敏感期是1岁到2岁,小肌肉发育的敏感期是1岁半到3岁。幼儿在这一时期体现出的特点是喜欢扶、站、努力行走。
北京市幼儿体育专家、特级教师文岩指出,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是活泼好动的时期,此时给予他充分的空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他熟悉更多的肢体动作,和他一起做许多游戏运动,使各种肌肉得到训练,使左右脑均衡发展,同时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在动作敏感期,精细动作的训练不仅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还可以增长智力。
李鸿江指出,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身体发育敏感期,一旦错过就很难补回。比如,爬行是孩子成长中最早接触到的运动之一,是一个必需的过程。对于婴儿来说,移动身体需要意志和欲望,在意志支配下手脚才能产生有节奏的动作,这是随着大脑深处基底核的生长发育才能学会的技能。美国的相关研究表明,从来不爬行的孩子在入学后会出现阅读能力差的现象,而缺少爬行活动的人在成年后出现的突出问题是身体运动不协调,一些人在运动时会同手同脚,就是小时候缺少爬行埋下的祸根。
中国儿童中心体操教练蔡洁每年都要带大批的孩子练习基本体操。与竞技体操相比,幼儿基本体操是以增强体质为目的的健身体操,训练强度小,训练手段温和,不易造成练习者受伤,安全性很高。蔡洁认为,幼儿基本体操特别强调站、立、走、跑、跳等动作,要姿势正确且有美感,这样有利于幼儿的脊柱及其周围的肌肉、韧带发育平衡。“幼儿基本体操要求运动时四肢舒展伸展,促进了端骨与骨干间软骨的生长,使幼儿个子长高四肢加长,同时适当的运动量可控制幼儿的脂肪增多,减少了少儿肥胖症的出现。这个时期抓基本体操对于幼儿非常重要,一旦错过或多或少都会带来不利因素。”蔡洁说。
实际上,0-6岁是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培养“体商”的敏感期,孩子在这个期间,相继学会抬头、翻身、坐起、爬、行走、跑步等。作为家长,首先应该了解孩子各生长阶段的特点,为宝宝每个阶段的运动锻炼提供科学引导。四肢的运动能够促进脑细胞的发展,在孩子的运动敏感期,户外活动或在游戏中学习,比端坐在教室里学习知识更有利于孩子大脑的发育。通过游戏来学习,不仅能满足孩子运动、玩耍的需要,还能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