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师范教育 > 师教研究 > 专题研究 > 教师素养
詹文龄校长谈教师修养
2001-12-19    

字体大小:

(一)“教师忌语”质疑 
   
   前些时,有媒体报道校园里有了教师忌语,具体地写明了几十句或是上百句不准教师对学生讲的话,比如:“你怎么这么笨?”“你有病呀是不是?”“我看你是不可救药了!”“我要是你我早就不活了!”,等等。这使我联想到有人指着我的鼻子没完没了地对我说:“我以后再也不骂你是混帐东西了,再也不骂你是乌龟王八了。”我想起过去偶尔也曾受过一些窝囊气,但都比不上这样无缘无故被人一次“全面”而“集中”地骂得这样“淋漓痛快”。老实说,这样的报道带给我的是从心底涌起的一股无名的悲哀,因为毫无疑问,这是一则“正面报道”。想到孩子们将被告知:我们不再骂你是有娘养没娘教的了,我们不再让你找根绳子上吊去了,我不由地感到愤怒和厌恶。

  医生所面对的主要是人的身体,教师所面对的主要是人的心灵。固然,一个在道德修养上存在瑕疵的医生算不上称职和合格,但他至少还可能凭借一点技能,去为病人祛除或缓解某些生理上的疾苦,而一个教师的道德修养,无论就其正面和其负面来看,其给予孩子们心灵上的影响,都将是终生难以磨灭的。当一个孩子面对教师让他“找根绳子吊死”的“建议”时,他所遭受的是什么样的心灵创伤?当然也还有被教师气急败坏地骂为“死猪”的孩子,他们已经产生了“耐药性”,对任何讽刺挖苦和打击都不在乎了。小小的年纪,已经被摧残得近乎麻木,这就更加可怕和可悲。你曾那样残忍地对待过那双如天空般明净的眼睛,现在你说一句:“我今后不再这样说了”就万事大吉了吗?那你当初为什么要这样说?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并不是你说或不说,而是你为什么要这样说,你有这样的情绪,你不这样说还可以那样说,你总会有办法把它表现出来,就算你努力“压抑”这种情绪不使之流露出来,也还是不难让孩子们感觉得到。现在好了,“校园里有了教师忌语”了,于是学校把这些语言垃圾用有形的文字逐条加以“固化”,编上号码,让学生和教师一道反复默读甚至朗读并烂熟于心,我总觉得这不仅残酷,也很丑恶。

  我由衷地希望,我们日后不要再看到类似这样的“新闻”。试想这则新闻背后给我们透露的是些什么信息?首先,这些与教师身份极不相称的话语既然能够被一条条地开列出来并且张榜公布,就足以说明:它们既不只是被极个别人使用,也不只是在极偶然的时候使用,而是至少在一个不短的时间内,在一个比较广泛的范围内流行过,而且差不多已经“约定俗成”,形成了某种“规范”和“系列”,就好像军队里人人熟悉的操练口令一样。这说明在我们的校园里,肆意对学生进行心理伤害的现象已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风气。其次,如今把这些话“规定”成了“忌语”,充其量也仅仅是不许再这样“说”了而已,也就是:当你想这样说的时候你应该闭紧自己的嘴巴,不要让它们从喉咙里蹦出来。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为什么这种现象又会蔓延开来成为一种不良风气,其深层原因何在,则根本不予涉及,这就好比对一个中箭者的“救治”仅仅是把露在体外那一段箭锯掉一样。这是否表明,我们的一些管理者至今还满足于治标而无意于治本?

  有一句话说出来也许会“冒天下之大不韪”,但经反复斟酌我还是不能不说:就是如果一个教师习惯于使用挖苦讽刺的语言对待学生,那么对他来说就不是一个今后是否还这样说的问题,而是一个他是否应该继续留在教师岗位上的问题。第一,这说明了他的无能。只有无能的教师才会把失败的火气向学生头上宣泄。长期以来类似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一个在教师眼里学习和品行都已经“不可救药”的孩子,换了一个学校或班级之后,那里的教师却发现这个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说也说不完。事实上也从来没有一个被所有的教师和所有的学校公认为不可救药的孩子。第二,这说明他无能而不自知。无能还不可怕,因为他还可以学习和提高,从而使自己有所改进,再说是否无能乃相对而言,在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人也不敢自恃“有能”。最可怕的是无能而不自知,因为这样他就永远也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永远也改变不了自己无能的现状。自己不行而不自省,反而迁怒于学生,这恰恰说明“不可救药”的不是学生而是他自己。第三,他的道德修养缺陷使其不足以为人师表:叱骂学生决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伤害,其刁钻刻薄、惯于诿过于人的恶习也给学生树立了一个极其恶劣的“榜样”。不能指望孩子们从他那里学会与人为善,学会谦虚谨慎,他也根本不可能引导孩子们确立一个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

  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必定会在有意无意之间,以一种崇高的人格风范来昭示和影响自己的学生,在这样的教师手里没有也不可能有教不好的学生。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教师,无数事实都证明这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一名教师只要认识到这一点,就在任何问题面前都不会束手无策,更不可能动辄把自己的责任归咎于学生。至于那些不赞同这一命题的人,我想他们最好也不要自寻烦恼,不如及早离开教师岗位去另谋高就。这样,对他们自己、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都好。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崇尚民主——新世纪教师必备的素质
· 河北:落实政协委员提案设农村教师津贴
· 教师应成为教育科研的主体
· 厦门二期中小学教师继教工程启动
· “新生代”语文教师探究新课标
· 要善于把理念变成教师个人化的观念
· 教师调配如何做到“阳光操作”?
· 信息技术时代 教师必须具备四种素质
· 教师的第三只眼是慧眼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