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师范教育 > 师教研究 > 专题研究 > 教师素养
教师应当具备批判精神
2001-09-11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系 王安白

字体大小:

  21世纪的教育,应当是创新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教师得具备创新素质,而创新素质中最重要就是批判精神,即敢于和勇于对前人和自己的已成定论的知识进行怀疑甚至否定。这不仅需要批判的勇气,更需要批判的能力。

  传统的教育重在传道解惑授业,其前提是教师即是真理、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化身,他要做的仅仅是将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而事实上,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手段、工具已经不再局限于教师,而且,仅仅靠接受前人的东西已难以适应今天这个以创新为检验教育成效的社会。

  那么,对新世纪教师的素质要求,显然不能仅满足于传道解惑授业,而应当学会创新,即观念、知识和方法的创新,要做到这一点,就得具有批判精神和批判能力。

  21世纪的教师不再迷信权威和书本,他坚信,一切现存的文明都是对人类过去经验的总结,他要做的是如何站在过去人的肩上向新的高度攀登。终其一生,他也许难以攀上新的高峰,但他可以努力去开辟蹊径,在综合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知识。

  21世纪的教师将不再迷信自己,不再把自己的职业角色神化。学高为师,不仅在于知识的容量,更在于知识的创新,这就要敢于批判自己,甚至敢于否定自己。事物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教师不可能穷尽过去和未来,他要做的就是在不断地批判自己中创新。

  21世纪的教师还要使学生具有批判精神,不再把学生视为知识的接受器,而是将其视为具有独立意志的与教师平等的创造主体。课堂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场所,更是思想交流的对撞场所,在这里,学生可以“肆无忌惮”地对老师的观点提出质疑,甚至否定;同样,老师也可以对学生的质疑“毫不客气”地进行反驳,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顺理成章。

  当然,光有批判精神还远远不够,还得具有批判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博览群书,永远保持对新事物的兴趣和热情,及时捕捉新鲜知识,站在自己研究领域的前列,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当然,这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有始”而“无终”,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通过批判以使其保持活力,即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记得马克思有一句著名的座右铭:怀疑一切。正是基于此,他才在批判过去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师应成为教育科研的主体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