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
市教委制定过渡办法
新的教师资格考试及注册制度发布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教师资格证考试主要包括由市教委组织的教育学、心理学考试,教育教学能力测试以及普通话水平测试。考虑到改革前已有部分人员参加了市教委组织的申请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幼儿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幼儿心理学)两门课程考试,并已通过至少一门课程考核。北京市为这部分人设计了过渡办法。
市教委规定,持有两门课程考试合格成绩证书,未参加或未通过教师资格认定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在2015年下半年仍可按照改革前的认定办法申请认定。持有一门课程考试合格成绩证书者,在2015年下半年可补考另一门课程,补考通过,可按改革前办法认定。
2016年起,过渡办法终止,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的考试和认定工作一律按照教育部的改革要求执行。过渡对象也可以选择参加改革后的考试与认定办法。自2016年起毕业的本科和专科毕业生必须参加改革后的教师资格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学生,可凭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前已入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师范类专业学生,可持毕业证书直接申请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试点工作启动后入学的师范类专业学生,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试点省份统考通过率不足三成
其实,北京并不是进行教师资格注册和考试改革的先行者。根据教育部的统一部署,2011年,湖北和浙江两省率先进行了教师资格证考试试点工作,2012年,上海、河北、广西和海南四省市加入到了试点工作中;2013年扩大到山东、安徽、山西、贵州四省。预计到2014年下半年国考省市会扩大到20个。2015年实现教师资格证国家统一命题考试。之后陆续在上海、广西等省市启动,截至今年试点统考的省份已达到15个。
据教育部统计,在2011年和2012年的试点工作中,共组织4次全国性考试,6省参加考试人数28.08万人,通过7.72万人,通过率27.5%。而试点前,各试点省考试通过率一般在70%以上。同时,6个试点省分别选取1到2个地级市开展了定期注册试点,18.9万教师申请首次注册,通过率99.2%,不予注册或暂缓注册了一批不合格教师。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分析,从前两年的试点来看,由专业化教育考试机构,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教师资格考试,改变了过去的考试和认定不分、组织不够规范的现象,能增强教师资格考试的社会公信力,改变教师资格证含金量不高的情况,以提高教师职业准入门槛。此外,定期注册改革能够帮助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摸清教师队伍基数,规范教师资格证书管理,推进持证上岗制度的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