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师范教育 > 教师新闻
教育部:校长任满两届应“挪窝”
2014-09-04    京华时报

字体大小:

  时值各校开学之际,9月2日上午,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教育部等三部委对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做出全面部署,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长、副校长同校连任两届,原则上应交流,优质学校每年需有不低于10%的教师交流轮岗。

  近年来,城乡间、学校间教师素质和水平的差异已成为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突出表现,也从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城市的择校难题。对此,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昨天出台了《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该意见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长、副校长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满两届(一般一届为3年)后,原则上应交流。

  此外,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达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年限的专任教师均应交流轮岗。对教师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年限的规定,应与中小学学制学段相衔接。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应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

  教育部表示,从今年开始,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2017年,将开展校长、教师流动工作的专项督导检查。

  >>追问

  1、校长老师如何交流轮岗?

  刘利民称,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重点是推动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职任教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有镇区和乡村学校的县(区),重点推动城镇学校向乡村学校交流轮岗;没有乡村学校的市辖区,重点推动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交流轮岗;乡镇范围内,重点推动中心学校向村小学、教学点交流轮岗。支持鼓励各地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对口支援、乡镇中心学校走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2、教师切身利益如何保证?

  据记者了解,由于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涉及编制核定、岗位设置、薪酬福利等关系广大校长教师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许多校长、教师虽然有积极的交流意愿,但又对长远的职业发展和家庭安置等存有顾虑。

  对此,刘利民解释,相关部门将通过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进行政策引导。要在编制核定、岗位设置、职务(职称)晋升、聘用管理、业绩考核、培养培训、薪酬福利、评优表彰等方面制定优惠倾斜政策,激发校长教师参与交流轮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教育部也在推进“县管校聘”的改革政策,教师关系归于县级教委,由学校聘任,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据悉,北京市东城区要求九年一贯制学校、深度联盟学校及优质资源带上的学校教师、校长都将流动起来。刘利民点评称,这种学区间流动已经类似教育部提出的“县管校聘”的方式,令择校热大大缓解。

  >>数说教育

  今年正值教师节设立30周年,昨天,教育部发布我国教师基本情况。

  近1500万名老师

  2013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1476.82万人。

  中小学教师中40岁以下占55.9%

  中青年教师成中小学和高校教师主体,中小学教师中40岁以下占55.9%,高校教师70%以上是45岁以下。

  在校学生2.57亿

  全国共52万所学校,2.57亿在校学生,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部举行2023年年终总结会
· 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
· 教育部等三部门发文:加快实现教育经费统计数字化转型
· 教育部,迎来新司长!
· 教育部任命:张峻峰任中国海洋大学校长
· 教育部,去广西了
· 怀进鹏出席第24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全体大会
· 建设数字教育平台!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部署推进会
· 教育部与宁夏部区会商会议、教育数字化助力中西部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银川举行
·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有新职!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