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师范教育 > 教师新闻
21世纪教师该具有什么专业素质
2002-09-06    记者谢湘

字体大小:

  近年来,有关中小学教师辱骂、体罚学生的报道,有关教师教学质量差的报道,屡见于报端。当社会各界纷纷谴责这些有损教师形象的行为时,那些从事教育研究的专家们,更倾向把这些问题归之于“专业素质不够”。因为大部分教师并不是故意与自己的学生为敌,他们缺乏的,往往是正确有效的方法。

  在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到来前夕,北师大教育学院和《人民政协报》共同举办了一个题为“探究教师素质,关注教师成长”的座谈会。

  有专家评论说,现在讨论这个问题正当其时。其价值在于从过去对教师泛泛的赞美,转向对教师专业化、教育专业素质的关注,这是现代教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要求,也是不同于以往教师节的新视点。

  教师“专业素质不够”的现象,不只局限在基础教育领域,高等院校同样存在。

  就在几天前,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为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召开专题交流会。记者发现,与学生有着强烈冲突情绪的授课教师不在少数。这些教师绝大多数都是清华毕业后直接留校的,在各自从事的科研领域,他们几乎个个都是佼佼者,但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中,却不一定是出色的引导者。他们似乎还不太明白,同样以高分跨入清华计算机系的学生,他们中有在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比赛中拿过金奖的高手,也还有近30%的学生从来没有摸过计算机。

  如何把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组织在一个课堂里上好课,就需要“教学的艺术”。经过热烈争论,大家一致要求系里从这学期开始,把北师大的教师请来,给补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课,以提升教学方面的“专业水平”。

  教师专业化是当代教育趋势,这个趋势已经体现在我国推出的一系列新的教育政策中。2001年初,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它强调教师是专门化的职业,就像律师、医生等职业一样,不是谁想做就能做、就能做好的。

  21世纪的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专业素质?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但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倡导的观念和教师自身内在的观念,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教师专业能力的不足或不适应,是当前教师的普遍困惑。

  全国政协委员、北师大庞丽娟教授在她主持的一项调查中发现,75%的教师存在教育能力的不足或缺乏,包括教育内容的选择。如不知从哪些方面来教育孩子、内容难度的把握、年龄的适应性;教育方法、策略的适宜性,如何根据孩子的兴趣、个性来引导,教育时机的把握,管和放的度,怎样调动儿童学习的内在动机;怎样成为儿童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与帮助者,以及如何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人生态度,促进儿童学习和交往能力的发展等。

  作为教育专业人士,庞丽娟深切感到,目前教师重点需要两方面的帮助:一是帮助他们明确教师职业的专业内涵;二是切实帮助他们提高教育专业素养,尤其是专业教育能力。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哪些具体要求呢?

  对教师发展进行过系统研究的北师大发展心理所所长申继亮的感受是,这既是实践性课题,同时也是大的理论课题。儿童创造性的培养主要在于环境的影响以及学生的人格,环境主要是由教师来创设的,人格的培养也与教师的评价有关,因此,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素质。

  他认为教师教育必须职业化,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教师要有实施心理教育的能力。从中美教育比较研究中他发现,在纯粹的知识积累方面,美国教师不如中国教师,美国的学生也考不过我们中国的学生,但人家有后劲。这是因为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关注的重点不一样,美国教师更关注孩子的自信心,而我们有2/3以上的教师还根本不具备心理学的知识。

  其次,教师应该具备一种反思的能力。过去教师工作往往被当作一种简单操作的技术工作来看待,先观摩别人的课,然后自己模仿。这种技能的训练是由外到内的过程,没有关注教师自身的经验与技能。必须有一个肯定教师个性化发展的评价观。教师的成长是个性越来越鲜明的过程,要在发展中体现出每一个教师的个性,不要千篇一律。

  最后,如何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中去,这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好的课件制作还得靠教师,因为他最熟悉学生,他创造出来的内容最适合学生,因而是最有价值的。

  与学者的角度有所不同,教育部师范司副司长袁振国提出的问题可能更宏观一些,他认为当前有两项工作亟需要做。

  一是教育科学研究。在长期以来教师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对教师的要求是什么,教师怎样才能达到专业水平,是过去研究所缺乏的。他建议把教育研究从书斋转移到教育实践中来,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技术、转化为方法、转化为应用。

  二是教师教育的改革。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教师教育的机制、模式、课程、方法,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新的舞台,体现在教育行为、教学形式和教学实践上推进这项工作。新出台的课题指南,就体现了两个指向:一是行动指向,第二个是教学实践指向。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即墨再次调整农村教育布局
· 农村成人: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 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掠影
· 上海:教委基础教育资源中心成立
· “四不靠”地区教育的困境和希冀
· 山东莱西:教育局建“局长在线”
· “绿色教育”构建教育公平体系
· 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
· 上海电大成为上海市终身教育平台重要支撑
· 现代教育的双重使命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