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师范教育 > 高师教育
迎接21世纪对高等师范教育的挑战
2001-08-23    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字体大小:

  
  21世纪即将来临,为了适应21世纪对师范教育的需求,迎接21世纪对师范教育的挑战,必须首先对21世纪的本质特征和21世纪对新型人材的需求特点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然后才有可能提出有针对性的、迎接挑战的对策。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粗浅分析。

  一、21世纪的本质特征

  21世纪是信息社会,90年代是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的开端,21世纪的本质特征即是信息化社会的本质特征[1]。21世纪对师范教育提出的一切挑战皆由此本质特征而来,那么,信息化社会的本质特征到底是什么?

  迄今为止,人类所利用的资源共有三种[2]:物质、能量和信息。物质有形状、有大小,人们可以切切实实地感觉到物质的存在,所以在上述三种资源中物质是最具体、最直观的;信息刚好相反,它没有形状、大小,看不见、摸不着,只有借助其他媒体(如文字、声音、图象等),信息才能表现出来,所以在上述三种资源中信息是最抽象、最不直观的;能量的抽象性则介于物质和信息之间:它也没有一定的形状、大小,但是人们却可以切切实实地感觉到它的存在----“热能”可通过温度变化感觉出来,“电能”可使人触电直至电死,水位落差所具有的势能可以使水车或水轮机转动,……。总之,能量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人们仍可直接感觉出它的存在,所以它和信息相比仍有一定的具体性,即其抽象程度要比信息低。

  人类认识客观事物总是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在对资源的认识与利用上也不例外[2]。物质最具体,所以作为一种资源,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就被最先认识到并利用来制造生产工具。据最新考古发现,人类在200万年前即能制造石刀、石斧与石锥等工具。这是“旧石器时代”。大约5万年前,人类开始发明弓箭----用竹子弯成弓,用牛筋作成弦,再用木棍和石锥在一起作成箭,从而发明出一种能在一定距离内射击、捕杀野兽并保护自身安全的有效武器。这在当时来看,属于相当复杂的发明创造(不亚于今天的火箭),是高度智慧的结晶。在以狩猎为主的原始社会里,弓箭的出现无疑使人类猎获野兽的能力(即当时的“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所以恩格斯对弓箭的发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是“新石器时代”。

  据出土文物考证,在7000年前左右,黄河流域已有人种谷子,长江流域已有人种稻子。人类实际掌握种植能力肯定在此之前,估计应在1-2万年前人类即开始由狩猎为主转入以种植为主,这就是农业社会的初级形态。在6000年前左右人类开始掌握炼铜技术,使人类能利用青铜这种物质制造出比石器远为强大的生产工具,从而由新石器时代转入“青铜器时代”,这是农业社会的中级阶段。到了3000~4000年前人类又进一步掌握了炼铁技术,制造出诸如锄头、犁耙、钢刀、铁斧这类更加有效的工具,使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从而进入“铁器时代”。这是农业社会的高级阶段。

  农业社会大约持续了一万多年,直到18世纪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才开始转入工业社会。严格说,瓦特不是发明蒸汽机而是改进了蒸汽机[1],因为第一台原理性蒸汽机(能实现热能----机械能的转换,利用水加热后的蒸汽推动连杆以完成某种机械操作)早在1705年就已实现,而瓦特是在此之后的半个世纪即1765年才研制出第一台实用蒸汽机。瓦特的蒸汽机对原理性蒸汽机作了两方面的重大改进:①使蒸汽机能连续不停运转,从而真正成为动力之源;②大大提高了热能----机械能的转换效率,从而使蒸汽机真正实用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也并不过份。有了蒸汽机就开始出现火车、轮船、纺织机械、印刷机械、采矿机械、冶炼机械……这类全新的生产工具,即实现了生产工具的机械化,从而使生产力与农业社会相比有了更大的发展,生产效率成十倍、成百倍地提高。以纺织为例,过去用手摇纺纱机,一人一台速度很慢,现在用蒸汽机带动的纺织机械,可由一位工人巡回看管几十台机器,而每台机器的运转速度更是大大加快,因此效率可以提高几百倍。这是工业社会的初级阶段。到了19世纪后半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使人们认识到不仅热能可利用来作为资源,而且电能也有这种可能,从而在法拉第定律基础上发明了发电机和电动机,于是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这是工业社会的中级阶段。到了20世纪中叶,人们在认识原子奥秘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原子的“受控核反应”,使原子能的和平利用成为可能,从而进入“核子时代”。这是工业社会的高级阶段。

  利用物质作为资源,尽管经历了“新石器--→青铜器--→铁器”等不同时代,即对物质作为资源的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但是,只要是用物质作为资源,所制造的生产工具就只能是简单的、没有活力、没有智能的“死工具”----从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弓箭,到后来铁器时代的犁、耙、镐、锨皆属此类。这是人类的第一代生产工具。

  利用能量作为资源也经历过“蒸汽--→电气--→核子”等不同时代对能量作为资源的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要利用蒸汽的热能,通过日常生活观察水壶煮水现象即可发现有关规律,这是比较简单的;要利用电能则要用磁铁和线圈做电磁感应的科学试验才有可能发现法拉第定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电能利用;要利用核能就更复杂,必须通过精密、微观而深入的科学探索,在揭示原子核结构规律的基础上,利用极为复杂的技术手段才能实现“受控核反应”即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不同时代对能量作为资源的不断深化的认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每一次深化都带来新一代的生产工具,都伴随生产力的一次新的飞跃。但是,只要使用能量作为资源,所制作的生产工具就只能是没有智能、但有活力的工具[2]。它和第一代没有活力的“死工具”相比,有了很大改进,但仍不是最理想的工具,因为它们还没有智能。这是人类的第二代生产工具。

  只有到了20世纪后半叶,人类才开始认识到不仅物质、能量可以作为资源,而且信息也可以作为一种资源,甚至是更为重要的资源。这是因为信息和知识密切相关(信息通过分析、综合、提炼、加工就可以成为知识),而知识的多寡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智慧的高低。因此利用信息作为资源就可制造出新一代既有活力又有智能的生产工具[2],而计算机则是这类生产工具的代表。利用计算机可以构成智能决策系统、智能指挥系统、智能信息处理系统、各类专家系统、各种智能卡以及机器人……。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正日益扩大:潜水机器人可潜入人类无法进入的深海(人类不能承受深于200米的海水压力),维核电站的机器人能抵御任何强辐射,化工生产线上的机器人不怕各种污染和毒物的侵蚀,超微型机器人可送入人类血管中去当“清洁工”,帮助清除血管中的杂质乃至血栓,把人类从当今第一大“杀手”----“心血管类”疾病的威胁下拯救出来。凡此种种,无不显示出新一代智能生产工具强大而神奇的威力,从而使人类社会生产力获得空前未有的大发展、大解放,也带来人类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与发展。这是人类的第三代生产工具,也是最理想、最完善的生产工具。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一条规律:人类对资源的认识和利用水平决定生产工具的制造水平,而生产工具的制造水平则决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基础的改变将导致上层建筑的变革。而经济基础主要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决定的。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导致生产关系改变(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即导致经济基础改变,从而又引起上层建筑从政治、法律、经济理论、文化教育到整个意识形态的彻底变革。人类社会是由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大部分组成的,一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整个社会就必然要飞跃到一个全新的阶段。现在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资源利用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下列关系:

  对物质作为资源的利用--→导致第一代生产工具(简单的无活力、无智能的死工具)的诞生--→形成人类社会较低程度的生产力--→使人类脱离狩猎为主、开始进入以种植为主的农业社会。

  对能量作为资源的利用--→导致第二代生产工具(无智能、有活力的机械工具)的诞生--→形成人类社会中等程度的生产力--→使人类由农业社会跃进到工业社会。

  对信息作为资源的利用--→导致第三代生产工具(有智能、有活力的智能工具)的诞生--→形成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使人类由工业社会跃进到信息社会。

  可见,信息被作为资源而利用(即“信息技术”),决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与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飞跃密切相关的决定性因素。21世纪之所以对我们有极不平常的、至关重要的意义,就是因为在21世纪人类社会将要面临又一次巨大的飞跃,而这样的飞跃在迄今为止200多万年的人类发展史上只发生过两次(如上所述,第一次发生在一万多年前----跃入农业社会,第二次发生在18世纪----跃入工业社会),现在将面临的是第三次----跃入信息社会。所以,实现人类社会的第三次大飞跃(由工业社会跃入信息社会)----这就是21世纪的最本质特征,也是我们认识当前教育和教学改革形势的基本出发点。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是最革命的因素。信息和信息技术(即如何把信息作为资源而利用的技术)由于能导致第三代生产工具(智能工具)的诞生,使生产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导致人类社会的新飞跃。可见,信息技术是社会变革的动因,是人类社会跃进的杠杆。现代教育技术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显然,这决不能仅仅看作是一般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的运用问题。既然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将导致整个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彻底变革,那么,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面应用,也必将导致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是由21世纪的本质特征即信息社会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我们认为,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形势(乃至整个教育战线的改革形势),才能做到高屋建瓴,胸有成竹,不致迷失方向。

  二、21世纪对新型人材的需求特点

  要搞好面向21世纪的高等师范教育改革,除了要认清21世纪的本质特征以外,还必须深刻了解21世纪对新型人材的需求特点,才能使高师的教改有准确的定位,不致无的放失。21世纪对新型人材的需求特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

  ⒈信息社会的经济发展对新型人材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所提出的需求

  (1)信息社会的经济发展愈来愈依赖信息产业据有关方面的调查统计,1993年美国就业岗位的78%是与信息服务业有关,显示出信息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趋势近年来一直在持续发展。另外据美国公布的统计资料,1992年亿万富豪的排名榜首次由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以65亿美元的个人资产(到1997年已达到510亿)荣登榜首,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过去美国的亿万富豪不是钢铁大王就是汽车大王或石油大王,他们依靠钢铁、汽车或石油这类“硬件”,经过整个家族几代人的努力才积累起巨大的财富。而比尔?盖茨则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依靠“软件”----信息产业的主体,在短短十多年间通过个人奋斗坐上首富这把交椅的。盖茨的成功除了他本人的天才因素以外,还有美国提供的、率先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的得天独厚的土壤,所以盖茨的成功应看作是信息产业开始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重要标志。

  (2)信息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及时获取与利用基于知识的信息产业是竞争最激烈、变化最急剧的产业。在这一领域内,哪怕对知识与信息的获取与利用只领先或落后几个星期、几天、甚至几个小时,都足以使一个企业成为暴发户或面临破产。用“白热化”和“瞬息万变”来形容信息产业的竞争和发展态势,是不过份的。

  (3)信息社会的“信息爆炸”现象要求以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取和利用各种信息。

  “信息爆炸”也有人称之为“知识爆炸”(如上所述,通过对信息的分析、综合、提炼、加工就可成为知识,所以信息与知识密切相关)。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而在此之前的几千年中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只占10%。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的测算结果也表明了同样的趋势: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翻一番,20世纪初是每10年翻一番,70年代是每5年翻一番,而近10年大约每3年翻一番。可见,信息和知识就象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如果不能以最有效的方法和最高的效率去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加工信息,就无法及时地利用这些信息。变化快是信息的重要特点,稍有延误就会过时,就会失去利用的价值。

  由此可见,为了能适应信息社会的经济发展,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材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能力。

  信息获取包括信息发现、信息检索、信息选择;信息分析包括信息分类、信息综合、信息查错和信息评价;信息分析包括信息的组织与表达、信息的存储与变换和信息的控制与传输。

  上述与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有关的知识可以简称之为“信息学基本知识”,相应的能力可以简称之为“信息能力”。这方面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就是信息社会经济发展对新型人材提出的最基本要求。

  ⒉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是生活在信息社会的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文化基础

  上述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不仅是信息社会经济发展对新型人材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生活在信息时代的现代人所必需具备的文化基础之一。这是因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不仅无法适应信息社会经济发展与竞争的需要,而且连日常的生活、学习也将发生问题。正象著名的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所指出的,“计算不再是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尼氏所说的数字化即是信息化,“它决定我们的生存”----这点在几年前似乎还属于未来学家的预测甚至是“幻想”,而今天则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家电的数字化目前在许多家庭已经实现;随着摩托罗拉公司庞大的“铱计划”(用66颗低轨道卫星覆盖全球的卫星通信计划)在今年底以前完成,全球通的可视电话和卫星传输互联网也即将成为现实;甚至曾被人们传为笑谈的“通过握手传递双方信息”以取代名片交换的著名尼氏“幻想”,也有厂家正在设计制造之中,不久就将有产品问世。……。总之,人类生活已越来越离不开数字化、信息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缺乏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就相当于信息社会的“文盲”,就将被信息社会所淘汰。换句话说,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在信息社会中已和体现传统文化基础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一样重要,不可或缺。也就是说,“读、写、算、信息”将取代原来的“读、写、算”而成为信息社会真正的文化基础。

  ⒊21世纪面临的全球性危机要求新型人材富有创造性、能合作共事并具有高尚的道德精神。

  21世纪为人类带来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也同时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与生态问题。例如能源危机、人口压力、粮食匮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种族歧视、色情暴力、毒品泛滥……等等,这些都是伴随工业现代化进程而来的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长期存在并日益发展,实际上已演变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危机。面对这类危机,并考虑未来社会的发展,联合国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教育的四大支柱”[3]。所谓“四大支柱”是指能支持现代人在信息社会有效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并能有效地应付上述各种危机的四种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认为,为了应付上述各种危机和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这四种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这四种能力并不是平等、并列的,正如该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所指出的,其中有一种是作为基础来强调的能力,这就是“学会共同生活”,其余三种能力则是学会共同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

  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学会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要与周围人群友好相处,并从小培养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团结合作的精神。众所周知,“人与人相处之道“是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所以,这里涉及的是伦理道德教育问题,目的是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强调要把“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教育的基础,就是强调要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这正是当前全球学校教育所普遍忽视的----片面强调智育,单纯追求考试分数,是当前各国基础教育的通病。我国在高考指挥棒指引下,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在这方面走得更远,问题尤为严重。

  “四大支柱”对于智育不仅强调知识的学习而且强调实际能力的掌握。传统学校教育在“智育第一”前提下,强调的只是书本知识、理论知识,而对实际工作能力与适应能力的培养不予重视。“四大支柱”则把这些能力的培养,放在“学会共同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之一来加以强调。而且不仅要求学会做事(能在不同环境下胜任、愉快地工作),还要求学会生存(具有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应变能力)。

  “四大支柱”对于知识的学习,强调的是让学生掌握认知的手段、方法,即学会如何学习,而不是系统化的知识本身。由于信息时代知识急剧增长(形象化的说法是“知识爆炸”),若是象传统学校教育那样只强调对系统知识本身的学习与掌握,那么学到的知识大部分会很快过时,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让学生学会认知,即学会学习的方法,才能在进入社会以后,通过自学继续学到工作中所需的各种新知识、新技能。

  正是由于“四大支柱”具有强调德育为基础、重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认知等三大特征,所以能较好地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与传统教育相比,更显示出其革命意义。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它刚一提出就受到国际教育界的普遍重视与欢迎,被认为是“里程碑性的教育文献”[3]。

  总之,为了应付21世纪的全球性危机并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必须围绕四种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即“四大支柱”)来革新我们的传统教育(包括高等师范教育),以便培养出有较强的实际工作与应变能力、能与人合作共事并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来迎接并战胜上述各种严峻的挑战,继往开来将社会继续推向前进。

  综合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为了能适应信息社会的文化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能应付21世纪面临的各种挑战,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材应当是,具有全面而坚实的文化基础(特别是信息方面的文化基础),能不断自我更新知识结构,能与人合作共事,富有创造性和应变能力并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这就是21世纪对新型人材需求的特点。认清这些特点对于制定我国高师教育改革的方针与对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方针与对策

  根据对21世纪本质特征的分析,并充分考虑21世纪对新型人材需求的特点,我们认为,比较适合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主要方针与对策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⒈要让学生学会做人。

  必须让学生首先学会如何做人,即要能与人和谐相处,要有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只讲智育忽视德育;智育又是只强调书本知识忽视能力的片面智育,给我们的下一代带来极大危害。我们的师范院校培养了大批只会“做事”、“做官”、“做学问”而不会“做人”的人材,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就必须贯彻“以德育为基础,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德、智、体、美四种教育内容必须有主有从,不能平等并列。事实上,不以德育为统帅,不强调以德育为基础的全面发展,其结果往往是德育被削弱、把德育作陪衬的片面智育发展,这已为我们自己多年的实践所证实,也不符合当今国际教育权威们提出的“教育四大支柱”的思想。

  德育的目标应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能为人民大众谋利益、能效忠于社会主义祖国的人”一定要成为我们德育的根本目标。这一点必须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否则不可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材,不可能培养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材。

  ⒉要让学生学会认知。

  让学生学会认知,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学会自我更新知识结构,而不是强调系统知识本身,否则将无法适应“知识爆炸”时代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

  ⒊要注意教学模式的改革。

  也就是要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前提下来进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也就是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来组织教学活动进程。教学模式的改变必将引起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改变,(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则不一定涉及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问题)所以是比较深层次的变革。多年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工作,但成效并不大(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至今仍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多年来的教改都是只强调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而忽视了更为根本的教学模式的改革。这里既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也存在对教学模式理论研究的误区。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值得教育理论界认真的反思。

  ⒋要加强高师学生信息方面知识与能力的训练。

  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是21世纪新型人材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是信息社会的四大文化基础(读、写、算、信息)之一,所以一定要围绕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能力来安排这类课程,切忌把这类课程上成纯粹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课。必须把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列为所有高师学生(包括文理科)的必修课程,并且还应逐步加强。

  ⒌要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高师教学的深化改革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由于具有交互性,并能提供多媒体、立即反馈以及超文本、超链接等多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教学功能,对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建构能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利的。我们必须从促进教学深化改革的高度来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才能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自觉性。一切把现代教育技术仅仅看成是直观教具或只是培养学生实际技能工具的看法,都是片面的、肤浅的,是不利于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的。

  ⒍要加强对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理论指导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要保证高等师范教育改革沿着健康的轨道深入开展,必须要以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教育科学理论的内容很丰富,涉及教育原理、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教育心理、教育测量、教学评价、教学设计等多方面。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由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长期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包括高师),所以目前更多地强调一下要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包括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来指导我国高师的教育改革实践无疑是有极大现实意义的(但并不排斥其他先进教育理论的运用)。

  参考文献

  ⒈童天湘著,智能社会的形态描述,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12。

  ⒉钟义信,信息时代宣言,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理科CAI学术会议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11。

  ⒊雅克?德洛尔等著,教育--财富蕴藏其中(UNESCO教育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