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人物 > 人物
东京大学校长:大学的主要责任是要传播知识 
2011-04-26    新华网教育

字体大小:

顾校长,各位同事,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我要感谢清华大学邀请我来参加2011大学校长全球峰会。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场合来到清华演讲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要向清华大学的百年校庆表示我诚挚的祝贺。另外,我想代表日本人民向各位表达最深情的感谢,感谢你们给予我们的同情、支持,包括清华大学以及其他全球很多大学给予我们的帮助,帮助我们在3月份地震后渡过难关。

  谈到大学的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我想从日本发生地震、海啸以及核电站事故发生后的一些情况后的视角来看。日本发生了这样一个有全球影响的,从未遇见过的危机,因此,日本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可以说是空前的。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要保持冷静。

  大学的主要责任是要传播知识

  当然,我们现在要做出正确的判断是非常困难的。灾害对于日本全国的经济和社会将带来怎样的影响现在很难判断。日本已经进入了一个难以琢磨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找到前进的方向是非常困难的。而在这一艰难的时刻,大学担负着特殊的责任,我想谈两点看法,同时,这也是大学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很重要的任务:第一,知识;第二,耐力。

  首先,大学的主要责任就是要传播知识。知识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大学通过分享知识,以不同的方式传播知识,通过与业界合作提供指导思想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同时,大学也通过参与其他的一些社会活动直接参与到社会发展中。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指出的一点就是科学。

  在3月11日地震发生后,大学都在积极地向社会传播关于地震以及海啸方面的知识。而且我们也看到,一些核电站的复杂设备以及建筑,要想很好地进行管理和控制不是那么容易的。这样一种科学的成果其实是一个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产物,然而不仅在自然科学学科,在人文学科方面研究的劲头不应该因为地震和海啸而停止。我们要继续研究科学能够做什么和不能够做什么,如果不这样,那么对于科学的信任就会转化为含浑和不信任,就会带来脆弱性,对于未来的社会发展来说是不利的。

  大学要通过教育培养耐性和耐力,一个富有耐力的个体能更好地推动知识的传播,也能更好的建设国家和应对未来的挑战

  第二就是各种因素和知识密切相关。大学要通过教育培养耐性和耐力,这样一个富有耐力的个体就能更好地推动知识的传播。大学承担的任务是要建立一个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社会,同时也要与其他方面共同合作创造知识以满足社会的需要,通过与社会分享知识来创立新的技术和产品。我们为个体提供教育,不仅仅培养他们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培养他们沟通和交流的本领。同时,我们要跨越学科以及国家的界线来提供知识。

  通过赋予我们人民知识及耐力,我们就可以应对现在所面临的挑战,并且能够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中国著名作家鲁迅曾经在仙台大学学习过,那是在仙台大学刚刚建立不久之后,现在这个地区遭受了史上最大的地震和海啸的袭击,而我自己的家乡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感到希望依然是存在的,但我们也不能过分乐观。

  鲁迅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我觉得我们也可以遵循这样一种精神,对于全球大学来说,我们必须要携手,共同合作,为我们未来建造一个更好的社会。

  谢谢。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大学校长全球峰会达成“清华共识”
· 教育部长袁贵仁:若干所大学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 聚焦清华校庆:回家!更好的清华等你来
· 顾秉林、胡和平: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 胡锦涛讲话在全国高校教师中引起强烈反响
· 清华大学领衔的中国互联网
· 系列专题:清华大学领衔的中国互联网
· 系列专题:品味清华园里那些“凝固的音乐”
· 系列专题:清华园内见证辉煌历程的人物像群
· 清华大学收到厚礼 冠名小行星百年清华上太空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