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人物 > 人物
王维克发现华罗庚天赋:考你的问题别人做不出
2011-01-14    光明日报

字体大小:

  王维克很欣赏华罗庚的才干,准备破格提拔他到补习班教数学,谁知此事遭到县教育局长的激烈反对,但在王维克的一再坚持下,华罗庚还是成为金坛中学的数学教师。

  华罗庚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全家都为他高兴,父母暗中为他物色了一位秀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吴筱元。她出身官宦人家,父亲死后家道中衰,便成了华家的儿媳。婚后不久,华罗庚的母亲去世,紧接着华罗庚又染上可怕的伤寒,为了给丈夫请医买药,吴筱元将新婚的衣物、首饰送进了当铺。华罗庚重病期间,王维克几次登门探望,并安慰吴筱元:“不怕,你让他安心养病吧,月薪我照样派人送来,他教的课程由我代上!”然而不久,王维克也染上伤寒,卧床不起了。

  华罗庚在床上躺了半年,在妻子精心照料下,他终于战胜了死神,但这场大病却使他的左腿关节粘连变形、弯曲,从此行动不便。

  病愈后的华罗庚面对的第一件事就是设法维持全家的生计。他拄着拐杖,撑着雨伞,拖着病腿走进王维克家的大门。王维克仍然让他在补习班教课,但是不久,有人告状指责王维克任用不合格的教员华罗庚。王维克听后愤然辞职,赴湖南大学任教去了。按照当时的规矩,校长下台,会计也会被辞退,华罗庚面临失业的危险。幸好继任校长韩大受也是位好心人,他对华罗庚说:“别人要带会计来,我不带,就让你继续干吧,不过,书你是万万不能教了!因为前任校长就是让你任课才被人告的。”

  华罗庚总算保住了饭碗,白天,他拖着病腿到学校做会计工作,晚上回到家里,不顾一天的劳累和残腿的病痛,依然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勤奋钻研。他在数学王国里尽情遨游,正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腿!”

  “王维克先生是我数学成绩的第一个赏识者……”

  作为一名享誉世界的数学家,华罗庚对于帮助教导过他的前辈也是恭敬有加、念念不忘。他不止一次地向别人称赞过他的中学老师王维克,他说:“王维克先生是我数学成绩的第一个赏识者。我这位中学老师,不仅数学好,而且在物理、天文学方面造诣也很深,并且是一位有成就的翻译家。”1946年夏,华罗庚在应邀赴美讲学之前,回到了久别的故乡,拜祭父母之后,立即登门探望王维克。华罗庚向老师讲述了别后的经历。王维克面带微笑听着,在自己早年的学生中出现了一位如此令人瞩目的数学专家,王维克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他对自己的学生说:“罗庚,别后我无可告慰你的,喏,只有它。……”说着,他将自己翻译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诗人但丁的作品《神曲》递给华罗庚,“为了翻译这本书,我停止了交游,闭门不出,系统地研究了但丁的生平与著作,阅读了大量的有关资料,甚至设法钻研了《圣经》,学习梵文……”“是啊,老师的刻苦精神实在叫人佩服,记得翻译《沙恭达罗》时,您也费了不少心血!”这时,王维克的夫人在一旁插话道:“他每翻译一部作品,都尽可能地参考各种版本,每译出一章初稿,都要叫我朗读,他自己坐在一旁静听,发现有不顺畅、不确切的地方,随时记下来作精心的修改,直到旁人和他自己都满意为止。”

  师生坐在院子里开怀畅谈,从家事谈到国事,从学问谈到人生。夜深人静,天空繁星闪烁,王维克满怀感慨地说:“世上的知识,就好比这星汉灿烂的宇宙,深奥而又浩瀚!人生有限,精力有限,光阴易逝,不能不抓紧啊!罗庚,你在那样困苦艰难的逆境中,以坚忍不拔的顽强精神和命运搏斗,勇敢地向智慧之神挑战,奋斗了数十年终成名家,使我的脸上也觉得增添了光彩啊!”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院士吴文俊:数学是笨人学的
· 新中国档案:华罗庚在数学领域的成就
· 华罗庚的哲学
· 华罗庚:天才出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 院士追思华罗庚百年 "科学家一定需要博士帽吗"
· 人物-科学家-华罗庚(2)
· 人物-科学家-华罗庚(1)
· 中国名片上的亮丽名字
· 数学家华罗庚:愿为人民拉铁犁
· 感动中国人物——华罗庚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