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人物 > 专访
肖兵:关注自主招生联考 公开叫板港大(视频)
2011-04-14    中国教育网

字体大小:

  主持人:多数还都是各方面全面发展的。

  嘉宾:好,北大已经不值得一提了,我写了公开信,周其凤也没有反应。那么港大,港大跟北大、北航笔试的合作,为这件事我给香港教育局写了三封信,香港教育局也回了我三封信。我追踪了一年,紧跟香港教育局十几个人,而且都是以秘书为主。追踪一年打了几十个电话,浪费我很多钱。他们态度很好,但是香港教育局强调,香港大学是自主办学。我说再自主办学,你有万分之一的监督权你也得监督。我挑战北大、港大,因为他们是顶级高手,因为他们特别高调。我不是无理取闹,你既然高调,既然媒体公开,就要像中国足球学习。但是你错了,你看网友多少人对自主招生有点不公的担心,包括北大校长实名推荐。

  港大这事很多人不清楚,我解释一下,港大跟北大联合自主招生笔试,我就问他们几个问题,比如说'是北大授权港大,还是教育部授权港大?'都说八十所学校可以自主招生,如果加上港大,那就81所学校,你得有这个授权程序,我估计教育部没这个文件。

  第二,你说你是高手,大学的高手,那你怎么能做中小学的罪人呢?教育部10年就有止考令,你港大为什么助纣为虐,还搞的1月16日考试,绝对又违规了。你不能说我很牛,我是北大,所以我就不怕教育部,所以就违规。我觉得教育部也很窝囊,都是顶级高手反对教育部。说的夸张一点,如果北大是教育部的大儿子,广东教育厅是教育部的二儿子,再加上港大,这些我都已经反完了,教育部应该多谢我。也是公开叫板的,你做错了,就应该接受别人的叫板。我估计当年三个学校有将近一万学生应考,每个人收150元,他们有就150万,我问他这钱是怎么分的?港大回应我说没拿过一分钱,他咬死牙关就说没拿。我说当时你们三个学校有没有一个书面协议,可不可以给我看。后来被我追的没有办法,竟然把2011年13个学校的书面协议给我看了。离谱嘛!你说你没收钱,你到北京来工作的差旅费不是150万里的?香港的法制可比我们提前20年,香港又有廉政公署,我说你不要逼我寄封信到廉政公署。所以我觉得香港大学,还有整个内地高校的校长都要很小心,他这个校长不一定方方面面懂,有可能被招办主任绑架了,招办主任就代表一切了。    主持人:在港大这件事上,您关注的问题除了自主招生的时间点没有太遵守教育规律之外,您还觉得他们之间的合作,透明程度不够。

  嘉宾:我公开骂香港大学扯淡就是这样,就是态度。我到了之后就说因为是保密文件,所以不给我。那为什么把11年的东西给我呢?你不能说三个著名的大学,就凭几个人打电话就定下合作了。港大有一个致命的逻辑错误,说他们和北大是长期合作,意思就是,北大有公信力,所以相信北大,相信它的笔试成绩,笔试出题等等。我就反问他,不能说因为我们俩是朋友,你是我的朋友,你爱这个人,就表示我一定爱这个人啊。你不能有这样的逻辑。

  香港大学这个事还没有完。既然大家走向了程序道路,我还是会继续。而且媒体还是比较关注这个事,最近南方都市报又报道了这件事。

  主持人:希望您在关于和港大的PK中,能取得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北京交大等5所特色高校共同举办自主招生联考
· 教育部发言人:自主招生联考不会成为"小高考"
· 自主招生联考"减负" 化学尖子"吐槽""不公平"
· 南开复旦相继退出“北约” 专家称不改革难逃解散命运
· 杜玉波:"自主招生"联考与高考不存在替代关系
· 高校自主招生:名校“入场券”这么近那么远
· 高校自主招生合纵连横:结不结盟,是个问题
· 中外名校择生差异折射国内高校多元评价缺失
· 高校自主招生联考三问
· 大学副校长回应自主招生:不抢难道让给国外高校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