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关注就业 > 就业专题 > 众创空间
众创空间:如何克服“成长的烦恼”
2015-09-21  新华网-经济日报  

字体大小:

  专业技术平台,怎么找?

  众创空间内草根创业的技术创新基础条件仍较为局限,需要加强引进市场机制,有效发挥现有公共实验和技术服务平台的作用

  贝壳社是国内首个专注医疗健康行业的众创空间,被首批纳入国家级科技孵化器管理体系。9月16日,贝壳社与优客工场达成战略合作,宣布联合成立新公司,打造专注医疗健康行业的分享办公新模式。

  “优客工场的创始人是原万科集团副总裁毛大庆。所以他们对地产、铺点很擅长,除了提供分享式办公,还有生活配套服务,我们则善于孵化培育医疗健康企业。这是一次强强联合,各自发挥自己擅长的一面。”贝壳社总裁助理赵芸告诉记者,这次合作将让贝壳社借力优客工场在全国设立的UWork空间,快速布局医疗健康创业人群聚集的重点城市。

  赵芸介绍,贝壳社今年上半年投资的5家企业,基本都已经拿到A轮融资。有2家企业都已经签订融资协议,估值分别增长了12倍和15倍。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个善于对接外部资源、孵化成绩不俗的众创空间也有烦恼。“作为医疗健康行业的众创空间,我们特别需要利用针对生物医疗行业的实验室或检测类的公共服务平台资源。现在很多地方有这样的资源,但有些地方还是比较缺乏。相关部门一直在推动学校的公共仪器设备等资源对外开放,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执行仍旧缺乏具体的流程。”赵芸说。

  贝壳社在公共技术平台上的“烦恼”具有普遍性。据调查发现,众创空间内草根创业的技术创新基础条件仍较为局限,与国内高校、专业科研机构相比,创客群体所拥有的科研资源相对较弱。同时,受现有体制机制的制约,创客群体中的草根创业者还难以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技术研发服务等支持。

  在赵芸看来,要有效发挥现有公共实验和技术服务平台的作用,还是需要加强引进市场机制,借助市场之力让平台真正发挥作用。她说:“我们迫切需要这些公共平台来服务创业者。希望通过政府出资或引入投资的方式来打造这些平台,同时以很好的机制开放给创业者。毕竟,以我们现在的资金实力,还没有能力搭建这样的平台,初创企业更没有能力自建平台。”

  “政策速度不一”也困扰着贝壳社。赵芸说,全国各地都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扶持众创空间,但各地的速度不一样,有些地方的政策也不够透明。对贝壳社这种需要向各地扩点的众创空间,在有些城市还需要再去谈相关的政策,额外花费很多精力。

  人气还不够,怎么聚?

  在聚集人气方面,要以专业化服务与社交化机制吸引聚集创新创业群体。以教育和职业培训为抓手,是培养和壮大创客群体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们普遍感到现在众创空间的人气还达不到预想的程度。不少创客都是有活动才来,呈现出一种零散的状态,集聚效应有限。这点让我们很头疼。”有着多年众创空间运营经验的天津凯立达众创空间创始人吕鹏辉告诉记者。

  为什么人气不够?吕鹏辉分析,由于众创空间多是开放式办公,很多创业者没有单独的空间去专注思考,电话交流一些涉及创意和商业“秘密”的事情也不太方便。“一起办公时,你打电话,我打电话,很难安静。因此很多人不愿意稳定驻扎。”吕鹏辉说,人气不够,运营方难以及时传达信息给创客们,举办一个讲座需要至少提前两周以各种方式多轮通知,即便这样也只能来一部分人,对于创客来说,无法及时充分地获得信息,积累新的人脉资源。

  在吕鹏辉看来,当前我国创客数量和新涌起的众创空间的数量不太匹配。“我们不能盲目建太多的众创空间。打个通俗的比方,一个地方有200人吃饭,有5个饭馆就是比较合适的,但如果有300个饭馆,就会出现问题。众创空间的数量应该适合当前创客群体的规模。”吕鹏辉说,创客人气不够,也让投资人少了兴趣,投资一少,创业者就会更少,这就有可能出现一种恶性循环。

  在聚集人气方面,《指引》也给出了建议:要以专业化服务与社交化机制吸引和聚集创新创业群体。充分激发创业者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发现和培育优秀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针对不同类型创业人群特点,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服务,提升创业者能力。

  吕鹏辉团队也在不断探索着。近期,凯立达众创空间举办了“凯立达创业学院”首期试听课,来自天津科技大学的230多名学生前来参加,同时还有多家企业现场选拔人才。他们想通过这种活动实现聚集人气、创客培育、人才和企业互选的多赢。

  科技部火炬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创客所做的事情其实是中小学、大学、职业院校所开展硬件实验的延伸和发展。因此,以教育和职业培训为抓手,是培养和壮大创客群体的一个重要途径。

  与丁洋、赵芸、吕鹏辉所在的众创空间一样,各地的众创空间尽管有各自不同的“烦恼”,但它们都在努力成长着。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2021年示范名单公布 福建漳州众创空间达60家
· 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四批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备案示范工作的通知
· 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名单发布!高校百家众创空间晋级国家级双创平台
· 科技部关于印发2020年度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的通知
· 众创空间共享工位为啥成鸡肋?缺小微型早期创业项目
· 科技部公布第二批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示范名单
· 众创空间:让梦想的航船在这里扬帆
· 政府工作报告:鼓励高校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
· 全国3155家众创空间有啥不一样
· 国家高新区众创空间超千家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