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小学校已经放了暑假,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暑假“禁补令”。比如,北京市教委下发《关于做好2011年暑假工作的通知》,要求暑假期间各中学严格控制作业量,不得举办以选拔为目的的学科培训班。(2011年7月11日《新闻晚报》)
下“禁补令”初衷是好的。因为暑假天气炎热,如果在这样的时段对学生补课,不仅有违放假初衷,更与减负要求相悖。况且学生学习了一个学期,也需要调休身心。
然而,现实是“禁补令”虽然下了,落实却不给力。以笔者所在的银城为例,从小学到高中,民办机构暑假补课热火朝天,培训园里书声琅琅。中小学门前、集市、广场许多男男女女散发着花花绿绿招生广告。其它城市,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途径发布的补习广告铺天盖地,辅导班很火爆。
报载,教育部出台的“禁补令”就有60多道。相比较之下,公办学校落实“禁补令”还是比较好的,但社会上各种良莠不齐的民办辅导班、补习班 “禁令”难通。一是许多家长认为现在升学竞争激烈,人家的孩子暑假补课自己的孩子不参加就吃了亏,重点高中进不了,大学就难进。二是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工作繁忙无暇照看孩子,暑假补习班有着巨大的市场,如果一味禁补,效果不会理想。
落实“禁补令”还需多方合力。
学校要引导学生科学制定度假方案和假期学习提升计划,根据自身的文化学习、特长培养等选择素质提升的方向和目标,帮助学生采取走亲戚、鼓励独立生活等方式,为学生补上亲情课、自立课、情操陶冶课。
家长要转变观念。克服“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错误思想,认识“恶补”和超前学习不仅剥夺了孩子利用假期贴近自然、了解社会、培养兴趣的机会,还会造成孩子身体素质下降和厌学情绪,导致孩子情商和想象力下降。
教育、工商、物价、综治等部门要联合对暑假补课市场进行清查。严禁无资质、明为培养特长暗为补课增负的办班行为。特别是教育部门更要担当起监督的职责,扎扎实实做好“禁补令”监督工作,教育教师不为“孔方兄”所累,严厉制裁个别教师乱办班乱收费行为。
社会各界要采取免费或者优惠开放公共场所、建设社区假期小屋、创设绿色网吧等方式,为青少年学生快乐度假创造机会和空间,保证学生暑假生活丰富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