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成为教育家?
◆要以育人为本
作为一位教育家,包括作为一名教师,要认识教育职业的特点。首先,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而不是无生命的物质。第二,内容是传授知识,是育人,是帮助儿童成长,培养学生的心灵,要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第三,职业的手段不同。我们不是用工具,而是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品德和智慧影响他们。别的职业都要有工具,医生要有听诊器,要有手术刀,唯独教师不要这些。孔子当老师的时候什么都没有,连书本都没有,却培养了三千多名学子,靠的是知识、智慧、人格。
推荐内容>>教育部负责人就教师专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答问
>>教育部就中小幼等3个教师专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要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
有些教师只喜欢学习好的学生,认为学习好的才能成才;学习差一点的学生就不能成才,就不喜欢。一些学校校庆都是宣传校友里出了多少科学家,多少名人,普通劳动者就不是你的校友了?香港大学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为一个文化不高、一辈子做清洁工的老太太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人才观不是天才观。凡是有社会责任感、勤奋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都是人才。三好生的评选出现很多弊端,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不要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孩子的发展是曲线的,不是一辈子一直就是好学生,也不是一辈子都是差学生。媒体曾报道,有一所学校夏令营,把学生分三等: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优等生吃饭,差等生伺候。这是一种侮辱人格的反教育行为,这个孩子长大了对学校能热爱吗?对教师能热爱吗?
◆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纲要》提出,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我认为这才是最好的教育,才是最公平的教育。人人学奥数是最不公平的教育,奥数只适合于少数对数学有天赋的学生,人人都学就扼杀了其他的才能。
我的教育信条:一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二是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培养创新人才,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始。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学生到十二、三岁还没有自己兴趣和爱好,教师就要担心他将来成为一个平平庸庸的人。
当前教育有很大的弊端就是学生“被教育、被学习”。以生为本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高中为什么要提倡多样化?为什么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为了让学生有选择。有些地方把选修课又变成了必修课,又用考试来规范学生选课,这完全违背新课程改革的初衷。
相关内容>>专家校长共议:教师专业化如何实现?
>>解读教师专业标准:缺惩戒内容因教师法已涉及
>>教育部财政部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朱永新:教师是教育之本
推荐内容>>教育政策法规检索 >>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文件 >>师范教育专栏
推荐专栏>>师范教育:教师新闻 海外情况 民办教师 高师教育 师教研究:发展研究 专题研究
>>教育新闻: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教新闻 高教新闻 教师新闻 考试新闻 就业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