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研究
如何过好硕士研究生面试关
2008-10-22  中国教育报  高凤清

字体大小:

  如果说研究生初试是对规定范围内的专业知识的考核,那么面试就是对考生的全面专业素养、交流和表达能力、英语口语水平的综合检验。面试过程虽然很短暂,具体到每个人只有20分钟到半小时的时间,但是面试内容、形式却多种多样,要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应对老师的各种中文、英文提问,同时展示出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赢得老师的肯定,实在不是一件容易事。

  作好专业知识的准备

  面试中,老师提问的专业问题不外乎四大类:

  (1)专业基础知识。这类知识的准备比较容易,只要在准备初试的过程中,把老师平常讲课过程中的重点、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内容、认为有发挥余地的内容进行充分、全面的准备,就为复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牢固掌握初试范围内的知识,面试时就会顺利过关。

  (2)当前专业领域的前沿问题、有争议的问题。这类知识在平时就要有所积累:涉猎相关专业领域的一些权威期刊,对所报考导师的学术观点、论文、专著应有较深的了解。其中有些问题可能因为考生的专业水平有限,即使看了这方面的论文也弄不清楚,这就要求平时抓住机会多向老师提问,或者借助电子邮件的形式与老师沟通,老师对考生的答复也许是长篇大论,也许是只言片语,但无论怎样,很多时候老师的话能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要知道,在文科方面,很多问题都是互相启发的,也许你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却受到了解决另外一个问题的启发。当你对许多问题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能够融会贯通的时候,那么,老师的各种提问,你都会左右逢源。这方面知识的准备是面试中的重点,因为对于专业前沿问题的把握正是这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如果在这方面能有出色的表现,那老师一定对你有良好的印象。

  (3)毕业论文。面试时,老师还会问一些关于毕业论文的问题,因为它是大学4年专业学习的一个总结,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考生的研究能力。所以,在面试前一定要好好把握毕业论文的内容,一旦老师问起,不至于说不清楚。

  (4)专业著作。在面试时,考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提问:请你介绍一本自己阅读过的专业书籍,这几乎是文科专业面试时的必考题。这个问题考生完全可以在平时的复习中解决。阅读相关专业著作不仅可以让你在枯燥的复习中得到读书的乐趣,而且学者们的智慧又能给自己以启迪。在读书过程中,要写好读书笔记,记下心得体会,同时要积极思考总结,不妨在初试结束后写一个完整的读书报告,这样有利于理清思路,也有利于对全书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在面试时可以叙述得有条有理,体现出自己的专业素养。

  作好英语口语的准备

  在面试中,对英语的考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对英语口语的考查大概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单独考口语,就像雅思口语部分的考试一样,所不同的是内容更加专业化一点;另一种是在面试中不单独考查口语,常常是在很多中文问题中突然穿插一两个英文的问题。相比起来,后者更难一些,因为问题的随机性很大,可能是学术问题,也可能是生活上的问题,需要你快速作出反应。

  准备英语面试最好先写一个自我陈述,就像中文的自我介绍一样,尽量写得详细些,包括自己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然后把它翻译成英文,流利地背下来,老师的很多提问都可以用其中的句子来回答。

  在这里,参加过雅思口语考试的考生是很有优势的,因为雅思复习时的一些内容可以直接拿来用,没有参加过这类考试的同学,也可以把它当作参考。另外,很多考生准备了大量的晦涩的专业词汇来备考,其实大可不必。在面试中,对专业英语的考查是需要以一定的专业词汇量为基础的,但绝对不是单纯的对词汇的记忆,所以考生掌握一定量的常用专业词汇就可以了,重要的是能用这些词汇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论述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考生在平常的生活中多积累一些常用的短语和句子句型,在准备初试英语作文时,可以多背诵一些范文,记住里面常用的表达方法,对提高口语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注意面试中的沟通能力

  准备面试应该从初试开始,虽然将面试的准备工作穿插在了初试复习中,但第一阶段的复习应该以初试的内容为中心,如果觉得无法兼顾两方面的复习,最好放弃对面试内容的准备,先准备初试,毕竟初试在先,如果初试过不了,那面试也就无从谈起了。

  另外,在面试中沟通能力也很重要。首先面试时要有礼貌,见到老师时要微笑问好,面试结束后要向老师致意。其次,面试中谈吐要从容自信,但不要显得漫不经心;要平和,但不要死气沉沉。与老师交流时,一定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尤其是具有独立思考的闪光点,充分显示自己良好的专业素养。

  在回答老师的提问时,要尽量使用专业词汇、引经据典,适当的时候,不妨直接引用专业著作中的原话来回答问题。很多时候,老师提出的问题可能过于抽象,考生一时半会儿无法给出完整、清晰的回答,那么你可以先针对这个问题举一个小例子,以小见大说明问题,同时给自己留出时间思考该如何作答。

  当你没有听清楚问题的时候,不妨重新问一下,不要不懂装懂,答非所问,闹出笑话。(陕西师范大学 高凤清)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研招网”将提前开通下载打印《准考证》服务
· 科技日报:考研存在专业间、高校间、地区间“冷热不均”问题
· 探访考研族:复考多年为学历镀金 文凭成执念
· 考研OR考证,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 考研复试来袭!想“脱颖而出”你需要这样做
· 2018年考研初试成绩2月3日起公布 考生6大关注点
· 考研:招生越多压力越大的背后
· 2018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上周末开考 十九大报告进政治考题
· 2018年考研倒计时:研究生的头衔还“值钱”吗?
· 考研vsACCA考试,应该把时间和经历投放在哪个上?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