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现融入?
高洪: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广大中小学生的重要载体。
中小学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引领下的校园文化氛围。
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营造优于社会环境的独特氛围。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好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和传统节日,利用入学毕业、入队离队、入团、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一角一景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当前要特别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开发优质校园网络资源,大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遵守国家法律、遵守网络道德,增强对网络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要高度重视各种流行文化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及时发现、研究中小学生的文化热点,积极引导,有效抵制不良文化。
相关内容>>袁贵仁: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
>>“北京精神”课程将成北京市中小学生必修课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推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
记者:中小学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管理工作?
高洪:学校管理工作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求,既要注重主题教育活动,更要注重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德育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是一件事,要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在学生管理中,要以育人为本,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尊重学生人格,肯定学生的进步,杜绝只以分数对学生进行排名,以任何形式把中小学以“好”与“差”区分开来。在教职员工管理中,要引导全体教职员工一切以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教育。
在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中,坚持依法治教,强化自主管理,开展民主监督,吸纳社会参与,都要围绕育人的主题,一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目的和检验标准。特别要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促进家校合作,优化育人环境。
记者:班主任是影响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人物和特殊角色,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班主任工作?
高洪:中小学班主任要把班级工作中的各个工作细节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契机。无论是班级的日常教育管理,还是解决具体问题;无论是常规的教育引导,还是处理突发事情;无论是面对全体,还是针对个体都体现关爱、理解、引导、教育,注重心理疏导,并尽可能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
推荐专栏>>基础教育:基教新闻 海外情况 基教研究:发展研究 教学研究 课程研究 专题研究
>>教育新闻: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高教新闻 职教新闻 教师新闻 考试新闻 就业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