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研究 > 教学研究 > 综合研究
关于“双语教学”的再思考
2002-03-15    王旭东

字体大小:

一、双语教学的发展势态

二、关于“双语”和“双语教学”科学定位的再思考

三、双语教学切忌走入误区

四、双语教学实施的关键是师资

五、双语教学对学生也有相当高的要求

六、双语教学的推广和试验还有待于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的转变

七、对双语教学一哄而起的质疑

八、关于双语教学的再思考之汇总

  一、双语教学的发展势态

  国家教育部在去年提出加强大学本科教学的12项措施,其中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并引进原版教材和提高师资水平。

  广东将试行在部分高中进行非学科全英语授课,并在初中、高中毕业考试中增加口试。据了解,包括社会办学的各类学校在内,目前广州已约有近百所中小学正在尝试运用双语教学。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九五”重点课题《小学双语教学整体改革实验》,通过了以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陈琳为组长的专家组的鉴定。

  青岛市提出将把英语作为主要教学用语推广到所有中小学。

  在2001年8月21日召开的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将在本市建立100所双语教学实验学校。从小学一年级起全面开设英语课,并努力实施高中毕业生能用英语交流的培养目标。同时对上海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要求,到2005年,总体水平将赶超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教育水平。上海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将率先全面普及外语教育,在课表里将安排每天一节外语课,整个中小学阶段学习外语的课时从1000多节增加到2000多节;双语教学已经从局部有限范围内的点上的“个别试验”推向一定范围的面上的“群体试验”。

  双语教学能力、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跨学科教学本领、教育理念和方法创新,筑起了上海中小学的一道“高门槛”。闸北、杨浦、徐汇、普陀等区的40余所中小学,已在音乐、美术、体育、生物和劳技等课程中使用双语教学,每堂课使用外语讲解本学科知识的比例不少于50%。双语教学不再是简单地提高学生日常说外语的能力,而是要从听说读写上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用外语思考、用外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各个区县一大批双语教学试验学校,试验班如同当年的“素质教育”试验校,试验班一样应运而生。

  双语教学的模式和理念在我国英语教育界应该说充其量还是一个新生儿,首先是由一些境外来华办学的合资或独资学校和民办学校引进的。双语教学一开始是某些学校,特别是一些幼儿园,中小学为吸引生源,提高办学效益的权宜之计,在当时许多教育者眼里,“双语教学”不过时“强化外语”或者说是强化“汉语”和“英语”的代名词。然而仅时隔一年,教育主管部门对双语教学的态度已经从“冷处理”一转为大力支持和提倡,领导发话,“双语教学怎么试验也不为过”。如果说去年此时双语教学还仅仅是处于方兴未艾的话,如今却已是如火如荼,轰轰烈烈,大有星火燎原之势。双语教学成了中国外语教学改革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关于“双语”和“双语教学”科学定位的再思考

 1.什么是“双语”?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直接的意思就是:“Two Languages”(两种语言),是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同时存在,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历史背景条件下,可能或必须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情景。这两种语言中,通常有一种是母语或本族语,而另一种语言往往是后天习得的第二种语言或者是外国语。在美国双语主要是指能熟练使用英语和西班牙语;在加拿大主要是指能熟练使用英语和法语;在新加坡,和香港,澳门地区主要是指能熟练使用英语和华语。在中国大陆双语原来主要是指能够使用汉语的少数民族,如藏族,蒙族,维吾尔族等。我国最初的双语研究实际上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问题上。譬如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既有蒙古族,又有汉族,有用蒙、汉两种语言交流的必要。当地一些教育部门就在进行“双语”教学。

  在很多国家或地区,政府规定的官方通用语言有两种甚至更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交往的方便,往往两种语言并重,即Bilingual,或是一种语言为主一种语言为次。如果以英语为次,则可称英语为第二语言,即ESl(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再如,当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到以英语为通用语言的英美国家之后,英语就很自然地成了他的第二语言。由于当地的通用语言是英语,汉语仅仅在家中或遇到中国朋友时才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汉语就慢慢地退居为第二语言,英语则成为他的第一语言了。

  双语人才,实际上就是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际,工作,学习的人。毫无疑问,我们所讲的“双语”是指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

 2. 如何正确理解“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以及语言学术界经常说的“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ESL)。

  谈起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我们的英语教师都有深切的体会。中国城市的孩子们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直到大学,学习英语的时间近十年,而最终大多数收效甚微。原因到底是什么?可能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英语在中国只能算是foreign language(外语)而不是second language(第二语言)。这是长期以来,一直被我国中、小学教师所忽视的一个问题。

  英语在中国之所以只能被称之为外语,首先是缺乏英语环境。尽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的交往越来越多,英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然而我们的学生中到底有多少人真正是对外语感兴趣的,有强烈的自我动力的;他们尽管一周有4--6节的外语课,总数加起来,不过4--5个小时,这点时间的外语接触够吗?在45分钟的英语课上,老师用外语授课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学生能开口说外语的时间又有多少?有多少学生的家庭有外语环境,有多少学生父母懂外语,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或被动接触外语的机会又有多少?学生在初、高中阶段6年中只学习12本英语教材,而他们课外英语阅读量又有多少?我们尽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外语教学观摩课,在这些观摩课上英语教师和学生配合的天衣无缝,听说读写的操练样样俱全,加上朗诵,短剧,多媒体演示,教学者为之兴奋,听课者为之激动。然而,在一年300多天的教学中,这样的课又有多少呢?这本帐,从事英语教学的一线教师心中应该是明白的,说到底,我们中、小学的英语教学至今大多数仍随着升学考试指挥棒在转,跳不出“应试教育”的模式。

  其次,从语言输入来看,无论是加拿大,新加坡,还是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凡是将外语当作“第二语言”(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学习的学校,其英语教师相当一部分是外籍教师,即这些英语教师本人的母语就是英语。而我国的外语学习则不同,学生一般不可能得到外籍教师的指导,由于本国外语教师语言水平总体上不能与外籍教师相比,英语教学的双向交流和语言表达的自由度和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限制。几年前,北京外国语学院办过一个中学教师进修班,在结业时,一位中学教师对授课老师说,“你的方法好是好,可是回到原校,我们决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教自己的学生,原因是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不高”。

  在中国,包括英语在内的任何其他语言及其教学在通常情况下只能称为TEFL(Teaching 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即把英语(教学)作为外语(教学)。只有当我们创设了一定的语言环境条件(主要是学习者周围的人使用该种外语的比例),使英语经过一定的积累,逐渐成为日常交流用的语言之一,才使英语教学从Foreign Language (外语)变为Second Language(第二语言)甚至是Bilingual(双语)。

  显然就英语学习者来说 Bilingual(双语)是英语习得的最高层次。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

  3. 双语教学是不是就是我们以前常说的“用外语上课”?

   这里有两个基本的问题要搞清楚:第一,我们以往所指的“用外语上课”仅仅是指用完全用外语教授语言类课程,并不包含其它非语言学科。即使是在大学,用外语上课也多是指在语言类学科和一些讲座型课程。这种教学方法,在大学,特别是语言类大学,早已是司空见惯,它显然不是双语教学。“双语教学”强调的是在非语言类学科中用外语进行教学,通过在非语言类学科知识的学习来习得外语。第二,双语教学决不仅仅是指学生听老师用外语上课,更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用外语进行课堂学习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如果在外语课上,老师是外籍教师,或者有相当高的外语表达能力,在课堂上完全用外语讲课,学生只是被动消极地听课,无法逐渐达到和教师用外语相互沟通的目的,这和中国学生到国外语言学校学习没什么两样,最多是“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或“Learn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双语教育面临新挑战
· 关于“双语教学”的思考
· 什么是建构性的学习和教学
· 基于问题学习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 抓好实践教学 办出西京特色
· 对当前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的思考 
· 异步网络化教学模型设计及实现
· 北京国安学校多样化教学满足学生需要
· 创新网络实验教学 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 郑州牧专做“专”字文章 重实践教学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