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素质教育 > 理论研究
体验教育∶为素质教育带来生机
2001-10-31    

字体大小:

  据权威统计,少年儿童在一年中除去学校正规教育外,有170多天是在家中和社会上度过的。因而家庭和校外社会环境直接影响着少年儿童的思想和行为。青少年校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在全国少年中广泛开展的以“新世纪我能行”为主题的体验活动,较好地培养了少年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开辟了素质教育的新领域。  

  体验教育:校外素质教育的好园地

  在位于北京朝阳区东南部的垡头小区,记者看到无论是在超市、在孤寡老人的家中,还是在花房苗圃中,都有少先队员活跃的身影。垡头一小学生李秋然告诉记者,我体验的岗位是超市收银员助理,实践使我改变了以前在有空调的商场里收钱挺轻松的想法,在这儿站一会儿腿就酸了,可阿姨们要站上一天,还不能找错钱,多辛苦啊。垡头二小的“爱心小队”在帮助社区内孤寡老人胡奶奶的活动中,体验到尊敬帮助老人的快乐。与苗圃员工一起往花盆中移栽花卉的一位同学说,在这里我学到了养植花卉的一些常识,也体验到干一行就要懂一行的道理。

  上海崇明县实验小学“happy”假日小队的队员们前一段抓住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的时机,选择教爷爷奶奶学英语的体验活动。他们在小区开办了“迎APEC会议,帮爷爷奶奶学百句英语”辅导班,当上了英语小老师。每到星期六下午准时上课,他们精心准备,老人们也学得特别认真。几周下来,老人们学会了怎样问候、道别、致谢、自我介绍及谈论天气等。少年们从中体验到做教师的辛苦和成功的喜悦。

  大连市“小鬼当家”活动,使队员们体会到父母劳作居家的不易;“环保小卫士”、“少年志愿者”、“快乐小信鸽”等活动也都让队员们感受到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的愉悦。还有9名少先队员到农村体验果农的生活,他们跟果农上山摘桃,天不亮就推着小车去镇上批发桃子。他们体验到果实的来之不易。

  体验是置身其中的心灵感受,是在实践活动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规范和自我超越,这种体验是直接的,深刻的。在体验活动中,一棵棵幼苗在茁壮成长。  

  体验教育:为素质教育注入活力

  体验教育活动转变了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看法,也得到了居民的称赞,大家说,如今很多孩子娇生惯养,缺少自立、自理能力,不会体贴父母,不知道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让孩子们从小多参加体验活动,既利于孩子们德智体全面发展,又对他们今后步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垡头一小王雨歌的妈妈说,原来总觉得孩子小,只是百般呵护,家务活从不让她干。在孩子眼中照顾她是理所当然的,而她却根本不知道为爸爸妈妈做些事。“我帮妈妈做件事”体验活动的开展,孩子的变化很大,懂事多了,一天她爸爸出差,我忙了一天疲惫地回到家后,惊喜地看到桌子上摆着做好的饭菜,我深受触动。

  “体验活动,使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我从体验活动中感受到为他人服务的光荣与快乐”,“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通过亲身经历挫折、战胜困难之后取得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这是记者暑假期间采访时少先队员们所言。

  实践证明,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使少年在亲身实践中,增长了知识,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将做人做事的道理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素质教育带来生机。正如南京市北京路小学一位家长所说的,“普通的教育方法,只能让我们知道孩子会不知不觉地长大,而体验教育活动却让我们听到了孩子成长的脚步声。”  

  体验教育: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它给少年提供了最广阔的体验领域,让少年获得最丰富的人生感受。大自然也是少年体验家园美好、保护珍稀动植物及保护生态环境的好去处。体验活动注重的是让少年动手动脑,亲身体验,因而不受时间、地点和形式的局限,而寒暑假更是开展体验活动的好时机。

  上海市的少先队员在社区开展了多种多样的体验活动。他们在“小餐馆”里学习烹饪,在“小医院”里学习自护,在“小银行”里学习理财,在“小马路”上学习交通安全知识,还在社区里开展了清洁楼道、宣传法律、敬老助残等活动。卢湾区合一居委会的少先队员们通过每周二夜间巡逻的体验,感受到居委会工作的辛劳,认识到社会稳定需要每个人都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北京朝阳区劲松社区少先队“我能行”体验活动中,孩子们组成一支支小队,自主选择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去社区的干洗店学习熨烫衣服、在居民楼前学习修整草坪、到电脑培训中心操作电脑、学医疗救护、体验当社区幼儿园小朋友的老师等,社区的各个地方都成了孩子们体验生活、提高素质的好去处。

  事实说明,少年的体验活动,与社会各界、方方面面都会有所接触,因而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全社会都要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广阔的体验空间,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他们健康成长。(李海秀)

  《光明日报》2001年10月31日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素质教育“浮躁”不得
· 流失在课堂上的“素质教育”
· 肖忠远:素质教育与教案
· 真正的教育是什么?
· 不断积累经验 实现规范目标
· 全国高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举办
· 注重分类指导 体现和谐教育
· 解读“南山教育现象”
· 2004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 农村教育要富民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