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学生称校服清一色运动装太老气 渴望新款式(图)
2014-10-31    中新网-齐鲁晚报

字体大小:

  学生心声>> 款式老气,希望换个新风格

  每年新生入学,学校都会为学生发放校服,并要求在校期间必须穿,学生对此什么态度呢?记者随机采访了二十名学生,其中十五名学生称发放的校服款式老气,更喜欢穿自己买的衣服,在校期间校服能不穿就不穿。三名学生称校服不透气,穿上特别热。

  “校服款式早就过时了,穿上之后感觉特别掉价儿。”某中学学生小王说,上学、放学路上还是穿自己的衣服,为敷衍老师只将上衣存放在班内,有集体活动时再套上,回到班内就脱掉,而放假期间从来不穿。

  “我们平时看很多偶像剧,上面的男女主角穿的校服多好看,男生穿上很帅气,女生穿上很漂亮。”采访中不少中学生坦言说,希望自己的校服也独具风格,而不是一味的运动风,那样学生会天天穿校服。

  还有部分学生因学校定制的校服太肥大,穿上不合身而导致不愿穿。“穿上像唱戏的,裤腿和袖子都很长,上课或跑步特别不舒服,冬天套在羽绒服里面也很难看。”学生小张说。

  此外,不少学生称校服裤子不是很透气,穿着热。“尤其是上体育课或跑操后,觉得腿上的热气散不出去,特别难受。有些同学每天跑完操就到厕所换上自己买的裤子。”高一新生小杨说。

  家长观点>> 款式相似,重复购买太浪费

  基本每个学生在上学时都会发放很多套校服,家长对此什么态度?记者又随机采访了10名家长。其中7名家长称校服面料硬,洗起来比较麻烦。3名家长称孩子从小到大所有的校服款式基本一样,没必要每个阶段都发放。

  “孩子脱下来的校服摸起来就硬邦邦的,双手搓起来很费劲。”家长刘女士说,一开始还用手洗,后来则变为用洗衣机先洗一遍,再把袖口、领口等易脏的地方揉搓一遍,最后再用洗衣机甩干。

  家长石先生称,孩子今年上高二,从小学到现在已发放六套校服,冬装、夏装的款式均一样,只是颜色换了一下。“裤子颜色如果是蓝色,上衣就是蓝白相间。印刷的图样也都是学校的首字母,没什么创新。”

  “每更换一个学校都要拿出几百块钱定制冬夏校服,款式都一样,重复购买就是一种浪费。”石先生说,尽管校服是对每个学校的识别,代表学校的形象,在款式方面也应有各自的特色,这样学生也更喜欢穿。

  学校回应>> 太时髦易使学生攀比

  县城几所学校相关负责人称原本要求学生穿校服,能反映学生、学校的精神风貌。同时,学生全年都穿校服,也不用再买什么衣服了,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学生攀比心理。

  “如果校服款式变的新潮,又怕将学生的爱美之心引出。反而更嫌弃自己的衣服,那样就得不偿失了。”刘老师说,中小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女孩爱打扮,男孩喜欢装酷,如此考虑很有必要。

  王老师称,部分学生和家长也曾打电话或写纸条建议学校更换校服款式。“学校也会对该意见好好考虑,或许会转变校服风格。”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北京市校服贴身部分含棉不得低于35%
· 校服安全价格等问题频遭吐槽
· 教育部基教一司就中小学生校服管理答记者问
· 首个校服指导性文件出台 生产采购应执行国标
· 教育部等四部门出台校服管理意见
· 四部门加强校服管理 校服验收应“明标识”
· 校服何时不再遮掩青春气息
· 深圳校服进英国博物馆 馆方:将永久收藏
· 45.1%校服不好看 近半学生不爱穿
· 当校服遭遇吐槽……校服变革,"美"卡在了哪儿?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