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很多地方的小学、幼儿园购买了符合国家新标准的校车用来接送学生,然而,这一“上应法规、下顺民意”的举措却在多地遭遇“办不了牌照,无法取得校车标牌”的尴尬。
国务院制定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已在4月5日公布施行,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保障乘坐校车学生的人身安全”。为何当符合标准的新校车摆在面前时,一些地方相关部门的表现又令人失望呢?
多地幼儿园新校车上牌时“卡壳”
“买了校车有什么用?买了校车上不了牌也没办法载人呀!我真是快被逼疯了,有苦没地方诉。”说此番话的是厦门市集美区崎沟幼儿园陈园长。在《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未制定施行前,崎沟幼儿园接送孩子使用的车辆同大多数幼儿园一样是面的和面包车,但在《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施行后,按照规定幼儿园新学期不能再使用过去的车辆接送孩子。
为此,崎沟幼儿园在今年7月24日向厦门金龙客车公司购买了符合国家标准的新校车,可令陈园长没想到的是新校车却因不能上牌,至今无法提车。对此,厦门市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的解释是,校车挂牌的流程相对复杂,涉及的职能部门比较多,目前各个部门正在协商,争取尽快出台具体细则。
据记者了解,幼儿园购买新校车却上不了牌照的状况不单单出现在厦门,江苏省高邮市新星幼儿园也有相同经历。“今年8月8日,我向高邮市教育局咨询如何办理校车手续,但他们回答没办理过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高邮市是县级市,当地的车管部门没有权力办校车许可手续,让我到扬州市车管部门办理,经过几番周折后,扬州车管部门在8月31日给新校车办理了专用客车牌照。”新星幼儿园园长杜健中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