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十一中学
前身是建于1911年的崇德中学,是北京市建校最早的完全中学之一。作为一所教会学校,当时该校只招收男生。1952年10月,崇德中学改名为北京市第三十一中。
代表校友: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两弹元勋”邓稼先及著名建筑工程学家梁思成等十位中科院院士。
相关内容>>上海市第八中学获批开设"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
相关内容>>上海市第八中学转型"男子中学" 能"拯救男孩"吗?
相关内容>>“男校”能治疗“伪娘”么?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
前身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师大女附中)。学校建立于1917年,是北京市历史悠久的高级中学之一。
代表校友:女科学家郝诒纯(中国科学院院士)、胡启恒(原中科院副院长)、女新闻工作者浦熙修、陈柏生、女将军聂利、女画家肖淑芳等。
-北京一六一中学
学校前身是著名的“北京女一中”,创建于1913年,建校初期即得到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的关怀,现在的北校区就是1926年李大钊同志亲自为学校选定的新校址。
解放后,学校是北京市最早的市属重点中学之一,上世纪70年代更名为“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
-北京一六六中学
创建于1864年,前身为蜚声海内外的“贝满女中”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市10所市属重点中学之一的“女十二中”,70年代更名为第一六六中学。
代表校友:作家冰心,原上海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中国第一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王琇瑛,物理学家王承书,化学家蒋丽金以及戏剧家孙维世等。
-陈经纶中学
前身是建于1921年的“崇贞平民女子工读学校”。抗战胜利后,改称为“北平市第四女子中学”。1967年改称“朝阳中学”,1968年开始招收男生,实行男女合校。
1989年,香港爱国同胞陈经纶先生捐资改建,更名为“陈经纶中学”。
-鲁迅中学
前身为1901年创办的笃志学堂,后改为笃志女中,1949年后改为北京第八女子中学、北京第一五八中学,1958年迁入现校址,1996年改名为北京市鲁迅中学。
推荐专题>>2012两会教育盘点:关注教育热点 心系教育发展
推荐内容>>教育政策法规检索 >>高等教育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