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反应
家长:到女中更安全
从初中起,于女士的女儿就一直在华夏女中就读,如今已读高一。于女士表示,当初送女儿到女中的目的很简单:怕她早恋。现在社会比较复杂,女孩子思想单纯,把她送到性别单一的女子中学学习,比较安全。
在华夏女中近4年的学习,于女士觉得女儿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学校倡导“全面发展、因性施教、优化个性”的办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信的品质。于女士觉得,相比同龄的女孩,女儿在待人接物上表现得更为大气,不会为一些琐事斤斤计较,眼界开阔,让她很是欣慰。
相关内容>>上海市第八中学获批开设"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
相关内容>>上海市第八中学转型"男子中学" 能"拯救男孩"吗?
相关内容>>“男校”能治疗“伪娘”么?
学生:女中学习氛围更好
李佳硕是华夏女中今年刚入校的高一新生,初中三年她是在一所男女混校度过的。来到一所纯女中,李佳硕既新鲜又好奇,她表示,女中校园环境舒适,因为都是女生,校园格外干净整洁,而且学习氛围也很好,大家你追我赶都很刻苦。
李佳硕说,以前在混合校,每逢运动会等活动,总是男生冲在前面,展示机会也多,在这里,因为都是女生,没有性别差异,篮球、田径等活动大家都会积极参与。
过来人:老师性别均衡更重要
原西城区教研中心主任尹宗禹,上世纪60年代曾有一段女校教书的经历。尹老师说,当时的女四中,汇集了朝阳、东城最优秀的女生,学生们勤奋刻苦,领悟能力强,教师教课不费力。“文革”期间,实行就近入学后,所有男女校取消,实行男女混校,生源格局逐渐被打破,一段时间内老师们还有些不适应。
对于现在业内有恢复男校、女校的呼吁,尹老师认为不应盲目推崇,男校女校各有利弊。尹老师认为,现在社会这么发达,靠用隔离教育早已限制不了学生们的交流。所谓的“阴盛阳衰”的现象也不是单靠把男孩子集中在一起就能解决的。
尹老师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应从教师配置上入手,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加大在小学及初中阶段男教师的比例,让学生们接受性别均衡的教育,这对于塑造学生完整人格、性格发展有利。
|